首页 >> 中药养生

中药大全:苋的功效与作用_0

中药养生  2019年08月08日  浏览:9 次

出自《神农本草经》。

1.《蜀本草》:《图经》说有赤苋、白苋、人苋、马苋、紫苋、五色苋,凡六种,惟人、白二苋实入药用,按人苋小,白苋大,马苋如马齿,赤苋味辛,俱别有功,紫及五色二苋不入药。

2.《本草图经》:人、白二苋,亦谓之糠苋,亦谓之胡苋,亦谓之细苋,其实一也,但人苋小而白苋大耳。霜后方熟,实细而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菜瓜(一作染爪)者。诸苋中此无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

【拼音名】Xi n

【别名】苋菜、人苋、红人苋、雁来红、老少年、十样锦、老来少、三色苋、青香苋、老来变、秋红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tricolorL.[Amaranthuan-gostanusL.;A.gangeticu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高80-150cm。叶互生;叶辆长 -10cm,绿色或红色;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2cm,宽 -7cm,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全缘或波状,无毛。花簇腋生,球形,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都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芒状,长约4mm,膜质,透明;等片 ,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蕊 ;雌蕊1,柱头 裂。胞果卵状长圆形,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包干宿存花被片内。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边缘钝。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时逸为半野生。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强光,要求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碱、耐旱。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1-22℃,苗高10~1时定植,择阴天或傍晚进行,株、行距40~50cm。

【性状】性状鉴别茎长80-150cm,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菱状卵形至披针形,长4-10cm,宽2-7cm,先端钝或尖凹,具凸尖,绿色或红色、紫色、黄色,或绿色带有彩斑;叶柄长2-6cm。穗状花序。胞果卵状矩圆形,盖裂。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茎含亚油酸(linoleicacid)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酸及棕榈酸(palmiticacid)[1]。叶中有苋菜红甙(amaran-thin)[2],棕榈酸,亚麻酸(linolenic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花生酸(arachicacid),菠菜甾醇(spinasterol)[1],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tr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甾醇(sterols),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 ],维生素(vitamin)A、C、B和核黄素(ri-boflavine)[4]。地上部分含正烷烃(n-alkanes),正烷醇(n-alka-nols)和甾醇类(sterols)等[5]。全草挥发油分析存在56个化学成分,包括15个醇(alchols),5个酯(esters),1 个醛(aldehydes),8个酮(ketones), 个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9个酸(acids)和5个其他成分[6]。

【药理作用】本品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正烷烃类、正烷醇类、16-三十一烷酮、甾醇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皆为革兰阳性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克雷白杆菌(皆为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16-三十一烷酮及甾醇类的抗菌作用强于正烷烃类[1,2]。

【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通利二便。主痢疾;二便不通;蛇虫螫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0-60g;或煮粥。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液熏洗。

【注意】

1.脾弱便溏者慎服。

2.《本草求原》:脾弱易泻勿用。恶蕨粉。

.《随息居饮食谱》:痧胀滑泻者忌之。

【各家论述】

1.陶弘景:赤苋:能疗赤下。

2.《唐本草》:赤苋: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

.孟诜:补气除热。

4.《本草拾遗》:紫苋:杀虫毒。

5.《日华子本草》:通九窍。

6.《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7.《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8.《本草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9.《本草衍义补遗》:苋,下血而又入血分,且善走,与马齿苋同服下胎,妙,临产时者食,易产。

【摘录】《中华本草》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腿部骨质疏松症状

云南道地药材灯盏花好用吗

芪斛楂颗粒

夜尿增多的治疗

尿黄尿痛尿不尽吃什么药物

夜尿增多临床症状

贵阳专治妇科医院
海南治性病专科哪家好
内蒙古哪家治妇科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