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做一个有能耐的人关于能人死在能耐上的介绍节能

中药养生  2020年09月25日  浏览:4 次

做一个有能耐的人,关于能人死在能耐上的介绍

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曾看过这样一则文章:

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的三个人才,前来拜见曾国藩。

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

半个时辰过去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虽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却神色焦急。

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

仔细观察完后,曾国藩对如何使用这三人,已经有了成算。

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

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

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被他看中的那个人,就是日后的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

耐烦之人每临大事有静气。

曾国藩曾经说过谁的钱最好赚?女人和小孩。孕妇,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其实,不仅当官要能耐烦,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能耐烦。

耐得住烦是一种修行,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条件。

“能耐”不如能“耐”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人事物境的纷扰,不怕烦难,不惧干扰,锲而不舍,坚忍不拔。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保持温和平静。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稳住阵脚心不慌。要义就是“耐烦”

遇到大事,危急时刻,怨天尤人不是办法,只有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慎重处理才是根本之道。

不然的话,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混乱,更控制不住局面。

耐烦之人待人接物有度量。

做人耐烦,才能拥有一个好人缘。

有一次,曾国藩接到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不要不耐烦,这样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耐烦,与人相处才能容人,待人接物才有度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何况是人呢?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德性,对志同道合者就真心结交,对膻腥奸诈之辈可以不予理睬,但也无须招惹。

耐烦之人面对不快有雅量。

古人说: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的一生经常处在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去工作,去沟通,去协调,去联络。

怎样才能面对诸多的不快而笑对人生呢?要的就是修为,就是雅量,就是“耐烦”

自胜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人能够克服困难、承受打击的基本素质。

一般而言,能否承受大的压力和困难,是识别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的重要标准。

曾国藩晚年回忆说:“平生受尽屈辱和谩骂,但矢志不移。”后人评价曾国藩“坚忍成功”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忍。青少年时期的曾国藩,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忍耐”战胜了重重磨难。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能耐

能耐(拼音:néngnai),就是指能够忍耐。指本事;技能。见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若会俺孙元帅,要见明白,再不敢小觑俺无能奈。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3月1日,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1872年(同治11年)3月12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享年62岁。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临夏治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开汽车锁
南阳哪里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