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病因及针灸疗法
中药养生 2019年09月13日 浏览:4 次
摘要:脚气,又称脚弱。本病以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病作了细致的论述。临床根据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干脚气、湿脚气和脚气冲心等。 本病主要是指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此外,营养不良、多发性神经炎等具有类似症状的疾患,亦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为水寒和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如湿毒上攻,心神受扰则心悸而烦,循经窜犯肺胃则喘满呕恶。
辨证
本病初起仅觉两脚无力,渐渐酸重顽麻而纵缓,而后两下肢或见软细,或浮肿。因此可分为干、湿两类。
湿脚气偏于实证,症见足胫肿大,甚则脚肿连膝,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干脚气偏于虚证,症见足胫肌肤日渐瘦削,冷麻酸重逐渐加剧,形神萎弱,或兼见便秘溲黄,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如见症气逆喘满,心悸烦热,神志昏者,名为脚气冲心,实属凶险之候。
治疗
1.
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
处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
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内关郄门;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跗肿麻木八风太白
方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补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运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2.电针
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
方法通电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杀菌、止痒,用于脚癣(脚气)、手癣(鹅掌风)、指(趾)甲癣(灰指甲)等。
怎么开发小程序门店营运管理
小儿便秘的几个原因

- 上一篇: 营养早餐很重要一餐不好就让身体毁于一旦
- 下一篇 体外碎石疼不疼
-
能让你有长寿功效的抗衰老中药
2019-07-13
-
拔罐疗法可增强体质四类操作方法介绍
2019-07-11
-
中药丰胸自然美胸美艳
2019-07-07
-
广东中医药精准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
2019-07-07
-
江西奉新县中医院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
2019-07-02
-
给力的六款中药美容面膜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