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痛乳腺增生的调理
中医新闻 2019年11月28日 浏览:4 次
摘要:仰卧位,同侧手固定 ,用对侧手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 房出现结节或肿块的地方,力度轻柔,直至结节明显变软。 人吃五谷杂粮经受风寒暑湿,难免生病,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治疗,本公众号专为大家排忧解难,教给大家治疗疾病的方法。欢迎各位朋友留言咨询,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给大家答复。
中医认为, 为 宗经之所 ,在中医中称 乳癖 。明《医宗金鉴》载﹕ 乳癖乃乳中结核 虽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血郁结而生 ,道出 与经络的关系。
多愁善感、烦躁易怒的女性朋友,乳腺增生容易找上门来。
乳癖是以 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西医名为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以及先天体质因素有关。但最为常见的还是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为主。特别是女性易受情志因素的干扰,情绪不稳定,易郁易怒。
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条达。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受到精神刺激,忧思恼怒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蕴结于 ,则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 疼痛;肝气久郁而易于化热,热灼精血,加之气血运行不通即形成 肿块。
中医药学对此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传统理论认为肝经散布胸胁、辖 ,故此病与肝经密切相关。此病形成因长期情志不畅,郁怒不遂,气机郁滞,肝气不舒,疏泄失度所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易致气滞血瘀;气机郁滞,气化不行易致津液停留而致痰凝、郁火内生,故此病多于生气、劳累后加重。
逍遥散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 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 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针刺治疗
主穴
常用的主穴分为两组:甲组为屋翳、乳根、合谷;乙组为肩井、天宗、肝俞。均取双侧。针甲组穴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屋翳针尖呈25 向外刺入毫米,以有胀感为宜;乳根向外平刺40毫米,要求有胀感;乙组穴取俯卧位,肩井针尖向前平刺25毫米,以胀麻感向肩前放散为度;天宗针尖呈25 向外下方刺入40毫米,局部常有胀重感;合谷、肝俞直刺25毫米,得气为宜。每次留针 0分钟,期间行针1~2次或加用电针,两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组穴/次,8~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 日,一般2~ 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疗效。
辨证(症)取穴
者加取阳陵泉,加用电针;肝火型者去合谷加太冲、侠溪;气血虚者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去肝俞、合谷加肾俞、太溪;伴胸闷者加外关,配合捏脊,着重提捏膈俞部;伴腰膝困疼者加肾俞、大肠俞,并腰部拔罐;食少纳呆者加中脘、足三里;夜寐欠佳者加用四神聪、神门等;月经不调加三阴交等;就诊不便的患者可于屋翳、乳根、期门等处埋针,留针 天,以求发挥针刺的持续刺激作用。
据病症施针
对于迂曲腺管处伴有轻度增生而表现为局部触、压痛明显者加刺痛点;对于诊断明确,肿块较硬而直径 5厘米者可围刺肿块2~4针;乳腺增生病伴有 瘙痒或刺痛、 竖立明显者,系邪郁经脉,乳络不通,给予 点刺,放出血液8~10滴。郭诚杰体会到,由于针刺缓解乳痛及缩小包块较快,故治疗首当选用,且取穴不宜过多,以 ~5组穴为佳,宜于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中药治疗
内服中药
主方选用:肝郁气滞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火型者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气血虚者方用圣愈汤或八珍汤加味;肝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均煎汤口服。
药方举例: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5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10克,茯苓15克,益母草 0克,薄荷10克,连翘15克,冬葵子15克,蒲公英15克,炙山甲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
加减:若湿热偏重可加薏苡仁、土茯苓、黄连;血瘀加丹参、赤芍;肿块疼痛较甚加乳香、没药、三棱、莪术;肝肾不足加女贞子、旱莲草、杜仲;气郁较著可加川楝子、沉香、檀香。
治疗乳腺增生,有一些临床多年使用、疗效较好的中成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如、乳核散结片、乳癖消、乳安片、小金丸、夏枯草胶囊等。中药外敷也可考虑使用。
推拿与按摩治疗:
侧推法:
按摩右侧 时要抬起右手.可用指尖向后捂右耳.此时.前臂向前与身体呈垂直状态: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着力.横向推按右侧 至腋下.返回时用五指指肚将 组织带回.反复20~50次:以同样的步骤在左侧再做一遍。
振荡法按摩右侧 时.以左手小鱼际部着力.从 肿结处.沿乳根向 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 ~5遍.局部出现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直推法先用右手掌面在左侧 上部,即锁骨下方施力.均匀柔和地向下直推至 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线推回.做20~50次后,换左手。
分类按摩:
肝气郁结型
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病,多取穴太冲、内关、天枢、脾俞、肝俞、三阴交等,用揉法、推法、点按法。
治疗时,医者首先沿患者胸骨自上而下做揉法,手掌自中向两边 分推,在两胁部搓摩。这时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全身放松,使胸中郁积之气散开,起到宽胸散结,疏肝理气的作用。
再通过手指点穴。手三阴经前臂的穴位和足三阴经小腿内侧穴位,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散郁止痛。
又刺激背部两侧的心俞、肝俞、胃俞、肾俞等穴位,调节前胸部位经络,通畅气血,令患者感到胸部轻松,胸闷缓解, 胀痛减轻,肿块消散。
冲任失调型
治疗冲任失调乳腺增生病,取穴为风池、肩井、内关、风池、天宗、肾俞、脾俞、胃俞、丰隆、三阴交、足三里。
患者坐位,医者先按、揉风池,再沿颈椎两侧向下到大椎两侧,往返按揉 0遍;然后拿肩井、风池,点按曲池、内关、天宗各 0秒。
患者改俯卧位,医者用拇指按揉法施于脾俞、胃俞,每穴2分钟,以酸胀为度;接着按揉丰隆、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各 0秒。最后横擦腰,以透热为度。
有一些自我推拿和按摩方法
患者不妨在家里做做
搓腹股沟
用双手尺侧鱼际部位来回搓擦双侧腹股沟,直至将腹股沟搓热为止。
双手尺侧鱼际部位是小肠经范围,属于阳经,而腹股沟处为肝脾肾三阴经所过之处。此动作取 以阳化阴 之理,有利于三阴经的气血通畅。
自我按摩四大法
推法
仰卧位或坐位,用左手从外侧将左乳向中间推,右手从左乳下方将左乳向上推,用力宜轻柔,反复此动作10次,双侧交替进行。
揉法
仰卧位,同侧手固定 ,用对侧手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 房出现结节或肿块的地方,力度轻柔,直至结节明显变软。
捏法
仰卧位,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 为中心点在其周围捏揉左右两边 各10次。
提拉法
仰卧位,双手用揉捏手法,轻抓轻放、反复提拉 10~15次,双侧交替进行。
保健操
此法可以健乳、丰胸,减少背部脂肪。
第一节
双手合十,指尖向前
慢慢将双手往里推,保持双手向内用力,向左侧、右侧,向前用力推出。
第二节
双腿并拢,慢慢向下屈膝。
保持脊柱伸直,双手握拳,曲臂放在胸前。
手臂慢慢向后展开,再还原至胸前。保持这个动作加快速度,反复做 0次。
适用于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导管增生引起的 肿块及 疼痛的辅助治疗。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原因
微店铺官网

-
面对攻克痛经新闻不应一笑了之
2019-07-16
-
在医学教育中植入人文精神
2019-07-15
-
中医如何淡化疤痕
2019-07-13
-
江苏推广多学科一体化诊疗
2019-07-13
-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补肾药膳让身体日渐强壮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