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养生保健机构太乱

中医新闻  2020年01月12日  浏览:3 次

养生保健机构太乱,7月1日中医药法来解决 没有证书的抓紧报考了!!!

拔罐烫伤、熏蒸送命

养生保健事故频发

今年4月,山东济南的石女士花了8800元在一家养生馆购买了拔罐排毒的理疗服务,一个疗程8至15天,一天三次,每次40分钟。如此高频率的拔罐让石女士痛苦不堪。从第4天起,石女士开始发烧,背部因拔罐出现脓肿。而养生馆工作人员称这一过程正是在排毒,发烧也有利于排出毒素。第9天,石女士因昏迷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其背部因拔罐出现二度烫伤,需住院治疗。

北京的胡女士3月在一家健康瘦身馆接受药物熏蒸,一个多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但工作人员称没有大碍。此后,胡女士不良反应加剧,虽然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但最终身亡。经医院诊断,胡女士存在脑干损伤、热射症、横纹肌溶解症等症状。住院病历记载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为原因不明的熏蒸剂中毒以及原因不明的暴露于热液和热汽化物下。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敬表示,虽然刮痧、拔罐安全系数较高,但操作上仍具有专业性。济南石女士烫伤事故的问题就出在拔罐过密、时间过长。凡事要掌握度,天天拔罐刮痧,肯定要出问题。他说。

走访多家美容美体机构,发现多数都有用拔罐、艾灸、刮痧、热敷砭石等中医保健手段配合精油按摩类的养生项目。在昆明北市区一居民楼内的美容养生馆,称颈椎不适,店员随便捏揉了几下就断定有严重的颈椎病,需及早治疗,并推荐购买包括推拿、艾灸和中药面膜的理疗套餐。

在医院给病人做推拿前,医生会先诊断再治疗。而在养生馆,技师往往没多少医学常识,客人哪里不适就按哪里,很容易出现危险。比如推拿不当会导致颈椎骨折甚至瘫痪,背痛有可能是由冠心病或心绞痛导致,推拿不当也会有生命危险。云南省中医医院院长助理、推拿科主任王春林说。

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姜莉云说,今年以来因拔罐不当导致烫伤、针刺不当导致气胸、推拿不当导致骨折、消毒不严导致皮肤病的患者较过去大有增加。

兰州市安宁区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科刘科长告诉编者,大部分会馆在打中医医疗擦边球,按照相关规定,这些保健养生会馆内,不得开展治疗疾病的活动;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使用中医、治疗、医疗等名称的术语。

中医和保健、养生关系密切,只要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养生会所、美容院开展针灸服务都属于非法行医。美容院、养生会所进行一些普通按摩还可以,但根据规定,养生会所、美容院是不允许开展中医理疗服务的,否则都属于超范围执业、非法行医。

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针灸师须具备相关资质

据了解,医疗机构由卫生部门许可,而养生机构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医疗诊断和治疗措施,只能进行健康干预,也就是亚健康调理,这是区别中医养生与治疗的根本特征。

那么,从业人员是否也应具备相关资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推拿按摩服务的人员须取得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保健按摩师证或康复理疗师证,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就业。而针灸师,由于涉及从事医疗活动,须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

从此次检查情况看,各类会馆除了取得《工商个体营业执照》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任何证件,这一点是极其危险的。美容院、足疗店等许多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商家都雇佣无证人员上岗,有的甚至从事针灸给消费者健康安全带来风险。有的门店给顾客用一种泻血疗法来吸脂减肥,用针刺破表层皮肤后拔罐放血,如果从业者技术水平不过关,很容易造成感染。

根据统计,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卫生保健服务类投诉2725件,而2015年是516件,其中不少是关于养生保健的投诉。

注册成什么都可以干养生保健

在多地采访发现,各类打着中医养生旗号的养生馆、美容美体馆遍地开花。不少店面营业执照中只有美容美发或健身洗浴服务,却做着跨界业务:足疗店里做推拿、刮痧;美容店可艾灸、拔罐、中医理疗。

一些养生馆打出的宣传广告让人瞠目:腋下淋巴排毒可以养颜、防癌农历五月的九毒日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瑶药泡澡排毒效果事半功倍端午排毒,一生是福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6年印发的《国家中医药局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以涉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等为名或假借中医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养生保健机构是谁都能开,不管注册成什么都可以干养生保健,注册公司就去工商局批,注册为盲人按摩就去残联批,注册为研究院等社会团体就去民政局批。批下来之后,只要不出事,民不举官不究。

在北京一条几百米长的街上,实际从事养生保健的机构有20余家,但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项目相符的仅3家。

一位业内专家说,根本无法查清养生保健机构的总数,注册的经营项目和实际从事业务不相符的太多了,有的工商注册是咨询服务机构也在干养生保健。王春林告诉,昆明从事中医养生的门店至少上百家,我去过一些店,大多是无医师资格证、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卫生基本保障的三无小店。

这些本就没有资质的养生机构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也是没有资质的。上来就给客人号脉,女士往往气血不足,男士多是肝肾阴虚,治疗方法都是推拿、艾灸、拔火罐、刮痧等。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类服务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岗位人员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开展的服务范围应与取得的资质相一致,同时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据了解,考取这一证书的约150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业人员超过一千万。北京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真正接受过正规培训考取职业资格的人很少,56.25%的从业者仅通过内部培训就直接上岗。

姜莉云表示,有些养生馆的技师虽有各式各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但在医疗上都是不予认可的。北京一家美容美体馆的店员告诉,入职时会接受公司培训,培训优秀者可以拿到美容师资格证,并没有相关的保健类资格证,但刮痧、拔罐等都可以干。

亟须明确监管主体

制定规范标准

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利益驱动、监管缺位、标准缺失,以及错误的养生观都是乱象的原因。

据了解,绝大多数养生机构处于监管盲区。云南省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卫计委主要管医院和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对这些非医疗机构的养生馆没有执法与处罚权;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主体资格审核、经营行为规范及消费纠纷查处,很难对其经营项目的专业性有效监管;而馆内的保健品药品归食药监部门管,但也不是所有养生馆都出售药品。

看似谁都能管,但其实谁都没法真正管。往往是出问题了,才由卫计委联合工商、食药监等部门联合行动,但多部门执法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协调起来存在困难。这位工作人员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表示,治理中医养生馆乱象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其次要围绕中医养生保健出台一系列规范标准。

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该局已于近日组织专家,对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服务人员规范、服务规范、技术规范等进行研讨,在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施行后,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

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赖南沙说,北京市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自律准则已完成意见征求即将下发,会员企业将按照养生保健机构管理规范进行自律。下一步,协会还将借鉴食药监部门对餐饮企业的评星模式,对养生保健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的行业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专家,对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服务人员规范、服务规范、技术规范等进行研讨,在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施行后,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

中医治未病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大力培养中医预防保健职业技能人才,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考试大纲、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试点,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健康发展。也就是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将是中医药发展中的主力军。

中医预防保健与康复理疗人才的从业范围包括:灸法、耳穴、按摩推拿疗法、拔罐与刮痧疗法、蒸敷疗法、食疗药膳、热疗法(包括火疗、水疗、沙疗、泥疗、热石疗法)、光电疗法(包括脉冲理疗、电流理疗、红外线理疗、紫外线理疗、激光超声理疗、磁疗)、芳疗法(包括芳香脊柱保养、胸部保养、腹部保养、头面部保养)精神疗法、食疗法(营养师)、运动疗法、体育锻炼疗法、沐浴疗法、娱乐疗法、足部反射、贴敷、慢病康复、中医美颜美容等。

肇庆治疗白癜风方法
石家庄治疗癫痫病方法
适用外敷的消肿止痛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