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北京食品安全条例征求意见使用地沟油将被停拳

中医新闻  2020年05月02日  浏览:3 次

准入更严格、触及范围更全面、对违法惩戒力度加大,是此次修订稿的最大变化。 --北京市食品办负责人

本报讯地沟油源头纳入监管,不按规定履行餐厨废弃油脂管理的企业,情节严重将被责令停业;问题食品不再让生产者召回,而由食品经营者直接销毁;食品犯罪被追究刑事将毕生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昨天起到4月25日,由市食品办起草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然征求意见,公众可登录市法制办站或首都之窗对本草案提出意见。

2011年7月15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全市首批超市建立食品安全一级检测室。 本报周岗峰摄

条例加大违法惩戒力度

准入更严格、涉及范围更全面、对违法惩戒力度加大,是此次修订稿的最大变化 ,市食品办负责人说,北京2007年就有了《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但由于北京85%的食品由外地供应,源头控制难度较大,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日期、食品加工作坊、食品摊贩等仍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而且国家实行的《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管理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因此北京着手进行修订。

此次送审稿草案共68条,专门对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和食品摊贩、食用农产品做了单独规定,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实行统一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问题食品召回改成经营者烧毁

针对公众关注的地沟油问题,餐厨废弃油脂的管理被纳入到草稿,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收运和处置餐厨废弃油脂,制止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食用油以及以此类食用油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如果一旦发现企业未按要求履行餐厨废弃油脂管理规定,除责令改正,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外,情节严重的还面临停业。

为防止退市问题食品通过生产企业重新回流到市场,草稿拟规定,对于过期食品、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含有危害健康物质的食品、腐败变质搀假搀杂等五类食品,将由食品经营者直接烧毁,而不再由生产者召回。

食品违法犯罪也将遭到更严厉的惩戒,被吊销食品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行业禁入时间,从 年上调到5年;而食品犯法被追究刑事,更是终身不得投资食品行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新旧条例其他比较

草案

食品摊贩:对食品生产加工作坊,由区县政府建设合适食品作坊生产加工活动的集中区域,质监部门对其实施品种目录监管。而食品摊贩,主要在居民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划定临时区域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但不得构成食品摊贩集中交易区,由城管部门实行品种目录管理。

从业者准入:在国内率先提出对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并提供相关服务,分层级对食品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展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农产品准入:由于北京绝大多数食品来自外地,因此将与农产品主要供应的省市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实现信息同享、检测互认、案件协查和技术协作,保障安全食品供给。非基地生产的食用农产品上市前,应当提供相干产地证明和产品质量证明方可上市销售。本地食用农产品实行生产者备案、农业投入品目录管理,对农业投入品建立档案,记载投入品来源、进货日期、生产企业、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数量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风险评估:对风险监测到或接到举报发现的安全隐患,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检验,农业、园林绿化、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也要负起,依照各自职责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

旧条例

食品摊贩:没有相关规定,目前食品小作坊很多处于无照经营,食品摊贩更是与城管部门打 游击 ,销售的食品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从业者准入:没有相关规定,目前只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市场内的食品加工销售点、单位食堂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农产品准入:进入北京食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的蔬菜、水产品,应随附相应的产地证明和产品质量证明。进入销售的活禽、牲口,应附带承载养殖信息的标志物。

风险评估:根据监测数据、检测结果和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此前未提及对公众举报食品隐患的具体反应。

亮点解读

1 添加剂监管

制售食品者不得买亚硝酸盐

草案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添加使用记录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从事餐饮服务业、现场加工制售食品的单位或个人、食品加工作坊、个体工商户、民俗旅游户,不得购买、寄存和使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可能因滥用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含有上述物资的食品添加剂、调味料。

旧条例

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市场内的食品加工销售点和单位食堂,不得寄存、使用亚硝酸盐,不得使用非食品用添加物、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解读

对于此次草案中针对亚硝酸盐的 禁购令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相干负责人昨天表示,此前对于亚硝酸盐的使用,国家未作明确规定,但由于近些年北京餐饮业出现过因把亚硝酸盐当作 盐 ,致使食物中毒事故,故北京目前已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采购亚硝酸盐。

同时,去年5月起,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开始严查食品添加剂滥用。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已研发了专门针对食品添加剂备案的程序,已在部分大型餐饮企业启用,相当于一道 电子备案 程序。

餐饮企业只要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都要登录该程序系统,输入什么时候何处购买、如何使用等信息,所有信息将汇总录入北京市卫生监督工作平台的信息库中。

不过, 电子备案 方式目前还没有普及到众多小餐馆,依然要靠卫生监督员进行手工检查、登记并备案。

2 市场准入

食品生产许可将分21类

草案

按照21种具体业态类别,对许可事项进行管理,实施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开办食品生产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作坊获得质监的食品生产许可;商场超市、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杂店、便利店、食品贸易商、无店铺食品经营则取得工商的食品流通许可。餐馆、快餐店、小吃店、烘焙食品店、饮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送餐服务经营、农村民俗旅游户、夜市由卫生部门发放餐饮服务许可。保健食品生产、保健食品经营则药监部门进行保健食品许可。

旧条例

只是笼统提到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组织或个人要取得行政许可,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解读

市食品办负责人介绍,市食品办将对相干许可种别进行调整。其中,对无店铺食品经营者,要向社会公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食品流通许可范围和其他食品信息,并且不得销售散装食品。尤其是上的无店铺食品经营,要持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 ,进行经营性站备案登记,但由于地域限制,目前主要是针对在北京地区展开上经营的人。

经验

借鉴香港按种别发牌照

考虑到北京是特大型消费城市,此次鉴戒了香港等地按行业类别发放食品牌照的经验。香港地区规定,对食肆、烘制面包饼食店、食品制造厂等,须向食品环境卫生署申领牌照。此外,食环署还签发许可证给某些店铺以供售卖限制出售的食物,如切开售卖的水果、寿司、刺身、介贝类水产等。

银川什么医院治癫痫病好
北京德胜门医院看病贵吗
武汉白癜风如何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