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藩国文字就是文学的原乡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16日  浏览:3 次

梁文道

近两年来,港台作家在内地出版界十分走红,包括朱天文、张大春、蒋勋、舒国治、骆以军、梁文道、董启章等在内的一大批港台实力派作家的作品,成为内地出版社竞相争夺的“香饽饽”。港台作家大举北上,究竟给当下的图书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昨日在书展上,梁文道、骆以军、董启章以“青春作伴好还乡”为题,进行了一场对话。

骆以军(台湾地区作家)

每一部小说、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条神秘的河流。我不太清楚大陆作家对港台作家的印象,不过我支持港台作家北上来大陆发展,不然我也不会在上海书展了。我认为,港台作家北上也可以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不过在大陆,我常常要介绍“台湾小说”是什么样子,“港台小说”是什么样子。比起作家个人的特色,大陆似乎更加关注“港台”这个标签。

董启章(香港地区作家)

我觉得作家北上发展是好现象,不但可以促进不同地方的华文写作,对内地的文坛也有正面明园基金在公益方面的总投入近1000万元影响,自己也可以学到内地的写作语言。例如,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香港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在写一个我们的乡土,就是香港这个城市,无论我们的书在哪里出版,文学的乡土都是语言。我们用这个语言讲故事,不用像以前最早的说书人讲故事一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香港语言的特色,就是如何用这个语言去创造我们心中的乡土。

梁文道(香港地区作家)

荐好书: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

逛书店:我经常去书店看看。

作家北上发展肯定是好事。文学界需要了解各地不底特律面临的困境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同的华文写作,读者也可以扩大阅读的视野范围。我的作品在内地出版,但我不认为这是文学“还乡”,这牵涉到港台作家在内地如何理解港台作品。每个作者心里都有自己的读者,读者范围的扩大会令作者的写作观念产生变化。不过我也有隐忧,现在内地市场热捧港台文学造成了一股潮流,这种热过头的“一窝蜂”现象,对港台作品而言不是健康的发展。

(:刘彬)

天水白癜风医院
婴儿有点拉肚子
白山治疗白癜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