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真实的考古学不主动挖墓以人工挖掘为主

中医新闻  2020年08月05日  浏览:3 次

真实的考古学:不主动挖墓 以人工挖掘为主

真实的考古学:不主动挖墓 以人工挖掘为主 说考古是挖宝或者鉴宝,这是常见的 误解 。考古学,是寻找、提取和分析古代的物质遗存,以及附着其上的各类信息,来试图还原古代的社会历史情况。图为《盗墓笔记》剧照 刘男给发来了一条 段子 ,这段子调侃了考古人的状态: 文能提笔写报告,武能拿楸收稀泥。单手可以打探铲,双眼能够断水平。 进可墓里清尸骨,退能室内修复齐。风餐露宿家常饭,野外方便不稀奇 三叔拿着地图,找到一处,用手捻了捻土,又拍拍地面,说: 这底下埋得太深了,估计得下铲子 。吴邪立刻纠结起来: 不行,你们这样会破坏古墓的。 上周五,备受关注的络季播剧《盗墓笔记》播出了第4集。主角一行终于在土层上敲敲打打之后,打开了通往古墓的路。 不过,如果说他们在考古,考古学专业的师生都不答应。 我们现在做的,绝大多数都是抢救性发掘,主动发掘非常少。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陈洪海说,考古学,是寻找、提取和分析古代的物质遗存,以及附着其上的各类信息,来试图还原古代的社会历史情况。 说考古是挖宝或者鉴宝,这是常见的 误解 。 考古学,干嘛的? 打一个通俗的比方,考古学家做的,是给逝去的历史出具 死亡证明书 ,重建已经消失的生活。 对考古人来说,遗址里的东西值多少钱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信息。 辨别真伪、判定年代,这只是我们考古工作的一小部分。 陈洪海表示,出土的文物是了解过去的线索,考古人通过一整套提取、分析技术,按照一套理论体系,来试图勾勒一整幅当地、当时社会生活的图景。比如,这些人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生产力水平,形成了怎样的组织结构,具有怎样的饮食习惯 除了研究出土文物,考古学专业学生必做的一件事,是进行田野考古。顾名思义,就是到实地进行考古发掘和调查。 和盗墓一样刺激吗?不,更多时候,这活儿考验的是耐心。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刘婷说,做田野考古,除了前期的探测和发掘,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将出土文物进行科学整理,然后撰写一本完整、详尽的报告。 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学术流程。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专业硕士刘男也告诉科技, 考古是慢工出细活 。 挖出来的陶片,你要先清洗,清洗完了要晾干,然后你还要试着一片一片拼起来。最崩溃的是,绝大多数时候你是没法拼完整的。 考古人,盗墓吗? 考古人不主动 挖墓 ,他们还要收拾盗墓人留下的 烂摊子 。 我们现在的考古,基本都是被动发掘。 陈洪海说,光是配合基础建设或者突发性事件的抢救性发掘,就已经让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疲于奔命。 如果施工队在施工现场碰到古墓,考古人员就要扮演 救火队 角色,得对古墓进行发掘、清理,将出土文物放置在博物馆或者其他文物保护部门。不然,挖掘机会毁掉一切,难觅痕迹;古墓的随葬品也可能流入文物贩子手中。 盗墓者总是比考古人潇洒。他们打了个盗洞,挑拣了值钱的东西就离开。考古人不行,他们要赶在古墓被彻底破坏之前进行发掘、整理和记录,把历史留下来。 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还跟不上,贸然改变文物所处的外在环境,它们可能就会毁掉。而且,任何一种挖掘,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带来破坏。我们考古人的理念是,能不挖就不挖,能少挖就少挖。 陈洪海说。 考古学,传统吗? 考古人有两把铲,洛阳铲和手铲。发掘现场不能贸然上什么挖掘机、起重机,还是人工挖掘为主。 不过,陈洪海笑言: 这个学科越来越不像文科了。 在寻找地下文物时,考古人也会动用最为先进的科技手段,比如航空遥感、核物理探测。为了了解挖掘出来东西的内部结构,有时还要做X光透视、CT检查。 如果进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你就真的要感慨,这也太 高大上 了吧!实验室里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三维扫描仪、实时厘米级精度测量性GPS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等仪器。 我们考古人也是有高端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的。 陈洪海说。 考古学,难就业? 陈洪海告诉科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每年考古学毕业生中,硕士将近50人,博士5到8人,而这一规模在全国所有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院校中,已经排在前列。 从人数上看,考古学是个小学科,设有考古学专业的学校也少。如果从高校培养能力和国家文博事业对人才需求角度来讲的话,其实考古学人才,是供不应求的。 陈洪海分析说,按道理来讲,考古学毕业生就业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学生毕业后确实难找工作,出现了 很多单位缺人,很多学生不好找工作 的现象。 考古学的对口专业,主要是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而这些单位大部分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编制收紧,一些文博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数量也随之缩减,学生只能边干边等 编制 而一些基层事业单位急需专业人才,但从名校毕业的学生,可能又不是那么愿意去 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黄督军,现在在博物馆工作。他也给进行了详尽分析: 考古学专业毕业,找一个对口的工作是不太容易的。不过,男生比女生找工作要简单些。目前省一级文博单位已经要求博士学历,地市一级也至少要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只能转行或读研。 如果转行的话, 你会发现你的专业就是个悲剧 。黄督军说,企业不了解考古学,看到这个专业可能直接拒绝;如果要报考公务员,也只能选择 不限专业 的岗位,真正面向考古的岗位 少之又少 。 考古学,很有爱? 尽管如此,采访的几位考古专业的学生,都对这个专业 爱的深沉 。 刘男给发来了一条 段子 ,这段子调侃了考古人的状态: 文能提笔写报告,武能拿楸收稀泥。单手可以打探铲,双眼能够断水平。 进可墓里清尸骨,退能室内修复齐。风餐露宿家常饭,野外方便不稀奇 黄督军坦言,考古最辛苦的地方就在于需要野外工作,有的地方甚至无法洗澡,每天顶着烈日在野地发掘。 蚊虫还算小事,有时遇到泼皮无赖,甚至还有盗墓团伙和黑社会阻挠。 据他了解,一些在国家级单位工作的考古人,虽然户口和家在北京,但人却常年在外。 听起来,好像挺辛苦。不过刘婷说,除了辛苦,更多的是 有趣 。 我们当时去山东东平陵发掘,这是一个汉代的建筑基址,我们挖到了当时的路面还有柱础石,你就可以想象,自己在汉代宫殿里行走的感觉。 如果对考古感兴趣,你遇到任何困难都会甘之如饴。 在黄督军看来,考古如同奇遇。 曾经有一座古墓,墙壁上写着:墓有重启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后面文字大意是,墓主人知道千年后自己的墓穴会被人打开,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人将他的骸骨埋葬。 这仿佛与古人隔着时空对话。 还有一次,他们在长江边的一个村子里挖掘到许多宋代的水井,从一方墓志中得知这个村子的居民是北宋末年由中原迁到江南的。 2013年,为了建设化工厂,整村拆迁。我们考古人员发掘到宋代的水井,记录下了这个古村落的兴起、发展和消失。如今这个村子永远消失了,但在考古学家的档案里,有着关于一千年前,一群人背井离乡、扎根江南、繁衍子孙的故事。 黄督军说,这是他作为考古人最大的满足。 延伸阅读 考古专业,那家强? 根据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考古学学科整体水平得分排在前五的高校依次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和四川大学。 根据中国校友会2014中国大学考古学专业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名第一,排名其后的学校分别是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和郑州大学。

商丘治疗白癜风方法
小孩肚子不消化怎么办
2岁半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