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的药用价值肾蕨的副作用
中医美容 2019年11月02日 浏览:3 次
肾蕨的药用价值_肾蕨的副作用
肾蕨的药用价值1、功能主治肾蕨(学名:Nephrolepisauriculata(L.)Trimen):附生或土生。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不分枝,疏被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叶脉明显,侧脉纤细,自主脉向上斜出,在下部分叉。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肾形,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位于从叶边至主脉的1/3处;囊群盖肾形,褐棕色,边缘色较淡无毛。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各地山地林源有野生。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肾蕨是中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观赏蕨类,除园林应用外,肾蕨还是传统的中药材。肾蕨背面有大量孢子囊,用来繁殖后代。2、用法用量2.1、药用部位: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2.2、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2.3、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肾蕨的副作用一般没有特殊副作用。肾蕨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2、《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气。3、《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4、治刀伤:蜈蚣蕨嫩叶捣敷。(《贵州民间药物》)。5、治乳房肿痛:肾蕨嫩茎叶,捣绒敷。(《四川中药志》)。6、治湿热黄疸:圆羊齿干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7、治噎膈反胃:圆羊齿干全草研末三钱。每日三次,酒冲服。8、治久痢:圆羊齿鲜叶三两。捣烂,加米泔水调匀绞汁取。(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9、治淋浊,小便点滴,疼痛难忍:蜈蚣蕨(干用)五钱,杉树尖二十一颗,夏枯草五钱,野萝卜菜四钱。煨水对白糖吃。(《贵州民间药物》)。
小孩上火吃什么宝宝如何健脾胃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功效

- 上一篇: 它是人体健康的聚宝盆按一按对疏通6条经络
- 下一篇 5种方法让眼睛与辐射绝缘
-
北京市海淀区短道速滑队春节假期封闭式集训
2020-07-03
-
吃什么对头发好对头发好的食物大公开
2019-07-07
-
中医药受多国使节青睐
2019-07-07
-
电子按摩器的利与弊
2019-07-01
-
警惕肾脏有问题的几个危险信号
2019-07-01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绿化带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