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读他的人物随笔集陈年旧事拳
中医减肥 2020年05月05日 浏览:3 次
《陈年旧事》 叶兆言 著 中信出版社 201 年5月版
读过叶兆言的小说,回过头读他的人物随笔集《陈年往事》,文字感觉里依然有脱离不了的小说味,比如开篇写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就是用小说语言开的头,“一9〇〇年注定不安分,中国北方正闹着大张旗鼓的义和团,有位老公子哥不得志很郁闷,冷冷清清地来到南京,打算在这里定居养老……”
叶兆言定义小说家,“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他只是说到了小说家的一个职业特征,优秀的小说家哪儿能只是简单地编故事?小说里藏着思想,藏着作家个人的喜怒哀乐,也藏着人生命运,优秀的小说容不得太多的轻佻,不可能是胡思乱想的产物。
但若是千把字的人物素描、趣闻轶事,就大可以把为历史写书而端起的架子放下来了,人皆有八卦之心,尤其是对名人才子、巨人智者的花边消息,更是百读不厌。叶兆言在写作《陈年往事》里的文章时,便秉持了信手拈来编故事,胡思乱想绘人物的思路,把往往给人刻板、严肃印象的一系列文人形象,还原成了凡夫俗子。
这本书里所写到的对象,多和南京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有些和南京不搭边的人物,作者也能东绕西绕很自然地让他和南京牵上关联。我怀疑叶兆言这么处理是为了自己写作上的方便,他自己是南京文人,自然积累了不少历史上生活在南京、或与南京有过故事的文人们的传闻,写的时候不缺素材,行文乃至有“不吐不快”的畅快感。他笔下的人物,也穿越时间障碍,成为他的南京“邻居”,他写这些“邻居”的故事,犹如三五好友把酒围炉拉家常,气氛轻松而友善,读者读来也有参与感。
在叶兆言笔下,诸多国宝级的大文人,有着凡夫俗子鸡毛蒜皮的生活,也有在这生活中所流露的超然与雅致,但与我们想象的不同,那些赫赫有名的大文人,有的影响了历史,但多数却是被历史所影响,作者笔下的悲剧人物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林风眠那篇,短短的篇幅,写出了林风眠的几段爱情和婚姻,写出了林风眠所处时期的戏剧性,也写出了他个人世界的孤独。“看林风眠的画,总觉得意外,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是寂寞,是非常的孤傲和冷漠。”作者这句话,既评价了林风眠的画,也评价了他的人。“文革”期间,林风眠“将数十年积累的精品力作,沉醉在浴缸,化成纸浆,用马桶冲走”。对待此事,叶兆言的评价仅仅一句就有千斤重,“当然,林风眠的画现在已是天价。”
曾国藩、蔡元培的家族后代,傅斯年、罗家伦、陈布雷、胡适、徐志摩……近50位名人出现于这本书的目录里,看似有些拥堵,但读着不累完全是因为作者清淡的笔触,对笔下人物,作者没有使用凝重的辞汇,也坚决与人云亦云的大路货点评文字绝缘,对人物不人为地“英雄化”,把敬意也藏得很深。所以,通过叶兆言的文字,读者可以重新认识他的这些“邻居”们,曾怎么思考怎样生活,掩卷以后,情绪平静,唯留一份若有所获的沉思在心中。
(:李万欣)
包头妇科医院排行榜大面积脑梗还能恢复吗
保定治疗龟头炎方法

- 上一篇: 区环保局大力加强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车辆生存
- 下一篇 每一个绿色环保行为都可量化生存
-
都市健身新概念
2019-07-16
-
眼睛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菜豆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中医治疗雀斑都有哪些偏方
2019-07-11
-
中医提醒女性也补肾
2019-07-07
-
水母雪莲花育苗移栽的几点经验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