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泽民重庆水泥供大于求重组转型已成大势权衡
中医减肥 2021年09月01日 浏览:4 次
马泽民:重庆水泥供大于求 重组转型已成大势
如果价格不是太高 【建材】11月10日,中国建材集团在接连并购西南多家水泥企业后,成功重组了重庆较大的民营水泥企业科华集团。业内人士称,目前已有多家水泥大腕逐鹿西南。 台湾水泥曾有意收购 重庆水泥协会负责人马泽民介绍,这是中国建材集团第二次进入重庆。早在1999年,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公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就想收购重庆水泥,并已签约,但却因资金不到位而搁浅。 中国建材并购科华集团,前后谈了将近一年。重庆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表示,前期和中国建材集团的合作有些波折,其原因赵宝忠并未透露。 其实,想收购科华集团的不只中国建材一家。业内人士表示,科华集团一度被视为台湾水泥的囊中之物,台湾水泥的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国际曾于今年8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以不高于16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庆科华不少于80%的股权和部分地区熟料与水泥资产。然而,10月底,该行动告吹。 重庆水泥重组大戏上幕 重庆并非中国建材进军西南的靠前站,之前,四川、云南多家水泥企业已被其揽入麾下。业内人士认为,继斥重金打造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之后,一直致力于做世界较大水泥企业的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将并购战车指向西南,旨在打造西南水泥。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中国建材集团西南水泥成功建立,未来西部的建材版图将重新规划。 除中国建材外,海螺水泥、台湾水泥、华润水泥等水泥大佬在西南区域的收购均在加速,据了解,海螺水泥在贵阳、黔南、云南龙陵等地开展了水泥线的投资收购。 马泽民介绍,4月8日,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90%的股份收购铜梁金江水泥有限公司,组建了铜梁中联水泥有限公司;11月2日,海螺集团全额收购在建且未投产的重庆凤麟水泥有限公司;11月10日,中国建材又以100%的股份收购重庆华科集团控股公司。 科华集团是重庆较大的民营水泥企业,旗下拥有8家生产企业,年生产水泥1200万吨,资产超过20亿,目前占据了重庆15%的市场。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央企布局市场进行并购重组是大趋势,而水泥企业的并购将改变产量过剩、集中量低的现状,对调整产业结构很有好处。 10家水泥企业转型 虽然产能和产值都在增长,但重庆水泥行业却呈现出产品价格低廉、效益低下、行业亏损的特点。马泽民称,其主要原因是水泥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目前,重庆已有10余家水泥企业转型。有的搞运输,有的做建筑石材,有的做墙体材料,也有几家企业转型新建粉磨站,比如璧山的缙云水泥厂、垫江的坤砂水泥有限公司,都已转型新建了粉磨站。
菏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成都不孕不育医院电话
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 上一篇: 马泽民年重庆水泥将进入春天容易
- 下一篇 马琳娜水泥行业前景不容乐观供过于求局面或力量
-
都市健身新概念
2019-07-16
-
眼睛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菜豆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中医治疗雀斑都有哪些偏方
2019-07-11
-
中医提醒女性也补肾
2019-07-07
-
水母雪莲花育苗移栽的几点经验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