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敦煌医学古为今用
中药方剂 2019年09月04日 浏览:4 次
本文导读:在8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 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敦煌医学文化馆备受关注,馆中展出了按原比例复制的张仲景《五脏论》《玄感脉经》《食疗本草》等珍贵的敦煌医学卷子,同时治病救人图、柳枝揩齿图、种植草药图、清洁卫生图等按原壁画比例复制的壁画医学内容更是别具一格。 在8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 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敦煌医学文化馆备受关注,馆中展出了按原比例复制的张仲景《五脏论》《玄感脉经》《食疗本草》等珍贵的敦煌医学卷子,同时治病救人图、柳枝揩齿图、种植草药图、清洁卫生图等按原壁画比例复制的壁画医学内容更是别具一格。 该馆由甘肃中医药大学参建,学校专家、学生负责讲解。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敦煌医学与学校 结缘 已久。 在现存的敦煌经卷中,有大量与医学相关的记载,其中不仅详细记录了《五脏论》《新修本草》《玄感脉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还记录了包括医学理论、诊断学、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 198 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开始开展敦煌经卷中医学文献的整理挖掘工作。从对原始文献的搜集、复制、编目和题跋,到对文献资料的辑校、考释,一批具有扎实中医理论、文献学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的专家依托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提出了 敦煌医学 的概念。 敦煌医学作为敦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整理和研究敦煌藏经、敦煌壁画以及敦煌文物中中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 寻找古老的敦煌医学 成为学校教师的主要课题之一。 1988年,由学校教师赵健雄主编的《敦煌医粹》一书出版,这是我省关于敦煌医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随后,学校相继出版了《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实用敦煌医学》《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释要》等一系列研究专著,复原了 敦煌灸经图 ,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敦煌医学走出 高阁 ,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界的认可。 这些 传世遗书 的历史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在得到充分挖掘之后,学校的研究人员开始了更深一层的学术价值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 在与医学相关的敦煌经卷中,研究人员共整理出医方1240余个,其中可应用于临床的医方有100多个: 紫苏煎 可治疗肺病咳嗽, 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 有益气养阴、补心安神的作用, 疗风虚瘦弱方 对治疗气阴两虚为主的失眠效果明显。 老祖宗留下的古老医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光有传承还不够。在应用中创新,敦煌医学才有生命力。 研究人员对经卷中医方的成分进行反复研究,再根据临床经验进行适当的增减,形成了 敦煌紫苏煎 神妙补心丸方 敦煌大泻肝汤 敦煌大补肾汤 等一批药方,研发出了敦煌消肿镇痛贴、敦煌石室大宝胶囊、敦煌萎胃灵胶囊、敦煌二七二腹带、敦煌消痹定痛酊、菩提宝命茶等制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沉睡了千年的敦煌医学遗书,正从古旧的经卷中 复活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 济世救人 的良方。 学校很早就意识到敦煌医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1998年,开设了《实用敦煌医学汇讲》选修课;2011年,在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增设 敦煌医史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 方向,开展敦煌医学特色研究的硕士生培养;今年秋季开学,《实用敦煌医学汇讲》又作为全校中医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正式开设。 古老的敦煌医学走进了课堂,敦煌医学研究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目前,甘肃中医药大学已拥有 敦煌医学与转化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敦煌医学学科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 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 等重要平台,为敦煌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6年, 敦煌医学特色专科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这是国内首家敦煌医学特色专科。该科室利用敦煌医学中的医方,为患者诊疗血液、脾胃、肝胆、泌尿、呼吸道等多种疾病。 至此,学校实现了敦煌医学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的全面覆盖。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金田表示,学校的敦煌医学研究将在传承中夯实基础,在创新中打造品牌。借助 一带一路 ,让敦煌医学离世界的距离更近一些。
孩子流感反复发烧微店上怎么开店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怎么治疗

- 上一篇: 中药大全西藏花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奶酪火腿面包的做法
-
心脏病发作时可咳嗽自救
2019-07-16
-
贵州贵阳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2019-07-13
-
丰胸食谱打造完美双峰
2019-07-12
-
专家提醒盲目针灸减肥小心传染上病
2019-07-11
-
人工栽培雪莲花的要点
2019-07-06
-
以鱼腥草为主的方剂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