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梁鸿付秀莹对谈乡土经验的两种表达方式节能

中药方剂  2020年10月08日  浏览:7 次

若把生活比作米,之于乡土文学,虚构之写法,便是把米酿成米酒;非虚构之写法,则是把米煮成米饭。

“梁鸿、付秀莹对谈:虚构与非虚构——乡土经验的两种表达方式”文学讲座现场

若把生活比作米,之于乡土文学,虚构之写法,便是把米酿成米酒;非虚构之写法,则是把米煮成米饭。

对于如是提法,用虚构手法创作出《陌上》的作者付秀莹说:“酒对应着酒神狄奥尼索斯,让你沉醉恍惚于虚构的幸福谎言中,用审美上的飞扬过滤掉直接的刺痛感。因而乡土文学中的虚构更像是小说家的白日梦。醉酒之后进入的世界,同现实世界相比,既有对照关系亦有差异之处,只是有时候我们更愿意在酒中沉醉一下再回到现实坚硬的大地上来。非虚构手法的把米煮成饭,则是另一种非常朴素的比喻。饭谁能离得开?相较于让你沉醉的酒,喂养我们的饭更直接也更实在。”

而用非虚构手法创作《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的梁鸿则对把米煮成饭的这种非虚构比喻持有不同看法。“把米酿成酒的虚构手法,内含一种馨香在。酒,这种由米幻化产生的另外一种物质,仍然包含着米的原味。一部好的虚构小说,米之余味带来的馨香必充斥着乡土中每一寸的虚构空间。然非虚构则不同,与其说它是把米煮成饭,我倒更倾向于非虚构是使米更加米。即让米以一种一粒粒的、更加清晰的姿态呈现,而并非仅仅是那种由米变成饭的群像。虽然我们天天接触米,但米究竟什么样?非虚构的作用便是让米的纹理更加栩栩如生地印在每个人心里,让米更加真切地成为一粒米而存在。”

从二十世纪初鲁迅的《呐喊》《故乡》到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再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古华的《芙蓉镇》、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叶辛的《蹉跎岁月》、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

乡土文学的诸流派,既为文坛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文学样式,亦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作家把目光和笔触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城市生活当中。

面对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渗透、日渐“空心”化的乡村及新一代大多年轻人乡土生活直接体验的缺失,有人用“你坐着沙发,看着电视,吹着空调,开着电灯,还穿着汉服?”这样的不伦不类来形容当下乡土文学难掩式微的尴尬。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借虚构或非虚构的外壳书写乡土,把闪光灯的聚焦点对准“故乡”或曾经的“家”。

梁鸿说:“一个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不会说回‘故乡’,而是说‘回家’。所以要注意,当我们在提‘故乡’这个词的时候,其实已经把自己剥离开了,我们在城市中已经有了另一个身份和归宿,这是一个颇为难堪的事实。站在梁庄的大地上,并非意味着你就能够看到并叙说梁庄幼时的经历对他扮演角色帮助不少。,相反,你可能离梁庄更远。”

付秀莹说:“回不去的才是故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直往前走。我写《陌上》也好,梁鸿写‘梁庄’也好。正因为我们走出来,我们离开了故乡,才能够以另外一种更加完整的眼光去打量它、思考它。”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部长篇小说《陌上》,作家付秀莹用虚构的手法,以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芳村”为背景,细腻勾勒了当下日新月异的中国乡村面貌,以及乡村社会众生男女精神生活的跌宕辗转。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没有绝对鲜明的故事主线,没有绝对核心的小说主人公,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中心事件。

二十来个乡村人物,人人都是一台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长里短,人情世故,鸡零狗碎,柴米油盐,院里的鸡,屋里的娃,婆婆儿媳,远亲近邻……你来我往,悉数登场。散点透视之笔触勾勒出看似松散的人物自传,内嵌着村民间各种盘根错节的瓜葛勾连。

“陌上花开”,悠扬的田园牧歌里深藏着悲声,温暖的欢乐颂里渗透着凄凉。

一本《中国在梁庄》、一本《出梁庄记》,前后历时五年。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作家梁鸿用非虚构的笔触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

五个月的调查采访,《中国在梁庄》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前者如酒,用审美的飞扬构筑真实的梦,让人在微醺时体味酒之醇香,在酒醒后,含泪微笑。一醉一醒的反差,印刻着欢乐背后尤为深刻的人生悲凉。

后者则拿起显微镜,透过地表直接朝地下看。当更为粗砺的乡村映入眼帘,心被某种生命强力牵扯并加倍下坠,坠着坠着,便不再痴呆呆地任由它沉甸甸。身体于字里行间的一个激灵,对周边的事、那里的人、自己的生活全国商品代蛋用雏鸡的市场价格从 2006 年 7 月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 2007 年 9 月,亦猛然产生了一种重新认知的愿望。

故乡是什么?也许是“不知何处是他乡”,也许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亦或许是“且认他乡作故乡”……

当他乡与故乡碰撞的火花不断催发着思考的前行,家和故乡的体认背后,我们在思考乡土之余,思考的又何尝不是文学?

恰如梁鸿在与付秀莹的对谈中所说:“文学最大的功能,是这些怎么跟我看到的不一样。怎么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村庄?怎么还可以这样理解你周边的人?怎么还可以这样理解生活?这里面还包含有太多东西。所以,文学一定是通向各个方向的。它让你意识到生活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它可能让你成为酒神,也可能让你成为日神。它会让你飞扬也会让你坐下来,追问并思考着‘怎么我生活的世界不像我看到的世界’。”

(10月22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主办“梁鸿、付秀莹对谈:虚构与非虚构——乡土经验的两种表达方式”文学讲座。本文所引梁鸿、付秀莹之言语,绝大多数均来自此次文学讲座的对谈内容)

(:王怡婷)

乳腺增生
治疗宝宝肚子疼的脐贴哪个牌子好
松原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