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
中医保健 2020年01月06日 浏览:3 次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摧残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还是没有研发出来,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这是很着急的事。既然西药没有研发出来,那么中医能否治疗艾滋病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其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中医对艾滋病认识
中医认为,本病是在没有防护措施下进行 后,感受 疫毒 邪气,其多属湿热秽浊毒气,迅速传内恶化,损伤气血脏腑。主要表现为正气虚,以肾气亏虚为主,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1、正气不足疫毒内侵,本虚标实,以正气不足为焦点。
2、由性行为途径,感染疫毒疫毒通过精窍或皮毛粘膜内侵,由气伏营入血或直入血分,累及脏腑。正虚毒盛,阴阳失调,脏气衰败。
、湿热疫毒,伤气伏营入血在正气不足,卫外抗邪不力之时,疫毒邪气乘虚而入,首伤人之气分,迅而内伏营分,此时毒力不盛,正气尚可,病情一般不重,若疫毒邪气内伏营分,可耗伤营阴或壅遏营血。如疫毒太盛,可耗血动血,或毒火攻心,心神被扰。
4、正不胜邪,内脏虚衰正气虚弱,疫毒内侵,更伤气血致使内脏虚衰,气血津液亏耗,最终导致五脏衰败。
5、脏气不调,内生痰浊瘀血疫毒内伤,脏腑气血亏虚,功能失调,常致痰浊内聚,瘀血内停,产生恶核、瘰疬、症积等。最后,五脏虚极、气血津液耗竭,阴阳不能维系,则阴阳离绝而死亡。
本病的治疗应扶正为主,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调补脾、肾、肺三脏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又要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产物。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
艾滋病中医治疗方法
中成药
l、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补益肝脾,为 三阴并治之剂 ,g,每日2- 次,具有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 -干扰素,清除病毒的功能,用于肾阴不足证。
2、右归丸:温补肾阳,g,每日2- 次,研究认为可使胸腺及脾脏的淋巴细胞增加,用于肾阳不足证。
、四君子汤: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常规煎服,研究证明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细胞、用于脾胃气虚证。
4、补中益气汤(丸):补中气,解虚热,能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增加t细胞数量,抗病毒,诱生干扰素,有扶正祛邪作用。常规内服,用于中气不足证。
5、十全大补膏:每日2- 次,每次15ml,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艾滋病气血两亏,见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贫血、失眠等。
6、人参健脾丸:每日 次,每次5g,功效补气健脾渗湿,适用于艾滋病脾胃虚弱,见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腹胀、消化不良、贫血等。
7、冰硼散:冰片、硼砂,吹敷患处,每次少许,每日数次,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艾滋病各期见有粘膜溃疡者等。
8、黄芪、党参、五味子、甘草、茯苓、陈皮、当归、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麦冬、女贞子、灵芝、刺五加等。适量,水煎服,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平衡阴阳,扶正解毒,增强免疫功能,可配合应用于艾滋病各期。
针灸
1、针对本病卫气虚,为固益卫气可选足三里、合谷、曲池、列缺、大椎等穴。根据阴虚、血虚、血滞等证型与涉及各脏腑经络见证多少辨证选穴,肺见证为主者取中府、列缺、太渊、肺俞;脾胃见证为主者取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心见证为主取神门、内关;肾见证为主者取肾俞、太溪;肝见证为主者取太冲、血海、肝俞。本病虚损见证突出,手法宜用补法为主,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耳针交感、神门、肺、肝、肾,留针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补法为主,每周2次。此外,尚可结合气功等综合治疗。
气功
艾滋病病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精神情况,选择种功法锻炼。适合艾滋病患者功法,一般要求以坐式或卧式为主,体力允许可采取站式以静功为主,或兼以动功,如瑜珈功、太极拳、内养功等。目的是达到调整情绪、增强身体抵抗力的目的。
艾滋病患者对自己一定不能失去信心,即使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没有研发出来,学习一下中医疗法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吃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 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胰腺炎-肠道炎性疾病-放射性肠炎和化疗-肠瘘-短肠综合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2. 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 . 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4. 肠道准备本品能用于糖
宝宝小便黄肿瘤筛查项目有哪些
大便干结怎么办小偏方

- 上一篇: 罗汉果的作用及功效介绍
- 下一篇 久坐不起
-
球曼联大杀器齐肩德罗巴穆帅绝境还得靠他
2020-06-24
-
春节护胃饮食坚守八分原则
2019-07-13
-
刮痧常见保健功效1
2019-07-13
-
茵陈的炮制方法
2019-07-11
-
长期拔罐有无副作用
2019-07-07
-
巧鉴人参的品质1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