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
中医保健 2020年01月08日 浏览:3 次
摘要:红茎黄芩【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眩晕;目亦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yunnanensisLev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是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密生须根;茎高 0- ,直立或斜倾状,钝四棱形,具槽,常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近几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叶通常 -4对;叶柄长mm,腹凹背凸,被腺毛及柔毛,常为水红色;叶片长卵形、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 -1 cm,宽1..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稀为楔形,边缘疏生极不明显的小齿或浅波状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水红色,密生下凹腺点。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或间有少数腋生的长cm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2.5- .5mm,与序轴均淡红色,密被微柔毛及具腺柔毛;苞片退化;花萼紫红色,长约2mm,果时增大,长约 mm,外被微柔毛,盾片开展,半圆形,高1.5mm,果时高达4mm;花冠于冠冠筒长.2cm,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两侧裂片卵圆形;二强雄蕊,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呈指状伸长且超过子房;花柱细长,子房光滑。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三棱状卵圆形,具瘤。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眩晕;目亦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清火明目的功能。用于目热、生翳、发热。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小儿感冒首选产品是哪个积食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滨州妇科医院

- 上一篇: 有些人喜欢买那种现挤现卖的牛奶
- 下一篇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泡泡热水澡
-
球曼联大杀器齐肩德罗巴穆帅绝境还得靠他
2020-06-24
-
春节护胃饮食坚守八分原则
2019-07-13
-
刮痧常见保健功效1
2019-07-13
-
茵陈的炮制方法
2019-07-11
-
长期拔罐有无副作用
2019-07-07
-
巧鉴人参的品质1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