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藩国狱警杨洪昌诗歌印象

中医保健  2020年07月19日  浏览:3 次

以上分行排列的这些文字是杨洪昌从上发给我的,标题叫《再别红河》,起初,我是当作一般短信来读的,但读着读着,就感到了它语言的独特、节奏感和韵律美,这不是普通的短信,它是一首诗。我也是从这一天起知道杨洪昌会用创作诗文。这世上有诗有诗人都不足为怪,用写诗写文也不鲜见,但这首诗出自一名监狱警察之手,而且写得这么好,倒真的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至今,有两个地方我从没去过——女厕所、监狱。监狱对于我来说,很神秘,我不敢向往,却想了解一下狱警和犯人们的真实生活。

2008年,我出版散文集《炊烟的味道》,此书属于“金沙江文艺丛书”,同时出版的还有杨洪昌等另外六人的诗文集,杨洪昌出版的是诗集《我想捡回一个愿望》。我因此认识了狱警杨洪昌。

杨洪昌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在云南工学院读书期间就开始写诗,现家在昆明,曾长期在云南省第一监狱担任狱警,后来到楚雄监狱担任副监狱长。前几年,楚雄监狱还在姚安,离昆明很遥远,离家更遥远。杨洪昌就在红河、昆明和姚安之间奔忙,或者在红河、昆明和楚雄之间往返。如今他远在老家红河的母亲已经八十二岁高龄,杨洪昌虽然工作异常忙碌,还是不时抽空赶回去看望老人家。

我曾经与李钟明监狱长和杨洪昌副监狱长的“司长”多次聊过,作为为他们开车的“司长”,他们最大的愿望竟然是:静静在家里陪父母妻儿两天,或陪父母妻儿吃一顿家常饭,那么,作为副监狱长的杨洪昌工作有多忙碌,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辛苦工作和忙碌中,杨洪昌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工作的零散闲暇,出差途中,在上写出了大量精美诗歌,于是便有了这一本厚厚的诗集《我想捡回一个愿望》,还有最近他打印出来给我的几十首最新写的诗歌。

时代,中国早已经成为大国,连收废品、捡破烂的人都在使用了,有的人同时使用着几个,有的人使用的价值一两万元,但是大多仅仅满足于使用打,聊天,上,玩游戏,收发短信,很少有人会在上读书,更少有人用写诗写文。像杨洪昌这样的当真不多。

我相当敬佩这些持之以恒在上写作的诗人作家。

杨洪昌很勤奋,差不多每个星期,我都会收到他发到我上的新写的诗歌。打开他以短信方式发在我上的诗作,几分钟的无聊时光马上变得很有意思了。我一边翻阅杨洪昌的诗歌,一边敬佩他,一边觉得自己也跟着杨洪昌一起高雅起来。在这样一个媚俗的时代、世俗的时代,还有人守着诗歌这一轮皎洁无暇的心灵月亮,并且把这一轮月亮转发给我和许多人,确实叫人感动,叫人感到温暖和慰藉。

杨洪昌的诗歌,题材广泛,有写故乡红河的,有写大学和工作地昆明的,有写姚安的,有写楚雄的,有写边城的,有记游的,有写亲情爱情的,有写乡情乡村的,有写人生感悟的,不一而足。

杨洪昌的诗歌, 高昂,感情浓烈。他的诗歌,不伪饰,不矫情,不滥顺义区发言人李光明表示情。

杨洪昌的诗歌,深受古典诗词影响,意象丰富,意境优美,遣词炼字讲究。

总的说来,我比较喜欢的还是杨洪昌写家乡,写红河,写亲情,写乡情,写爱情的诗歌,这些诗歌比其他诗歌写得更好,具体点说,就是这些诗歌感情更真挚浓烈,手法技巧更娴熟,词汇更丰富,语言更优美。

《走过六月》是最能代表杨洪昌早期诗歌创作实践的作品,全诗12节108行,诗思空灵,意象丰富,文字清秀,文笔流畅,在行云流水一般的诗行中,写出了诗人青春时期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写出了岁月流逝而情感恒久的意蕴,是一组难得的抒情之作。

杨洪昌的爱情诗里,我喜欢《再上观音山》,“还记得你那时的神情/你摘下轻盈的草帽/俯向含笑的观音/半是俏皮半是虔诚/你一定向她祈愿了什么/祈愿了什么呢……小跑着下山/我们追着鸥翼走向落日/直到夏夜栖落在肩头/远处七八颗渔火涌起”。这是一首怀念昔日恋情的诗歌,写得含蓄,却深藏感情,是那一种船票虽旧,涛声依然的老感情。其实,在诗人心里,她就是一尊含笑的观音。还有一首爱情诗,我也喜欢,就是《莲花池里的莲花》,“冲冠一怒/那么姣好的一张脸/就长成一池的莲花了”,才开头,只一句,就深深迷住了我。诗贵含蓄,有诗思诗想,诗贵在形象生动和韵味。这一句都有,不仅写出了诗人走进昆明历史名池“莲花池”的往事,写出了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写出了再后来陈圆圆跳进莲花池溺死,表达了诗人对一代名妓的同情。只一句,就写出了陈圆圆的美丽,纯洁,纯洁美丽得整个莲花池的莲花才可以比拟。只一句,涵盖了多少历史韵味,朝代烽烟!《螺峰街口的梧桐树叶》,也是一首写得很美的爱情诗,“你踏着一片落叶回去/那声音有时就像是/我不可能的回应/多想做那位扫街的老者/把满地的碎片/都装进筐里”,由于什么原因,可能是年轻羞涩、胆小含蓄,也可能是身份不许,总之诗人对那位女子的情感真是不可说,又想说,不能说,心乱如麻。

有几首亲情诗、乡情诗,我反复诵读,爱不释手。

《父亲的墓碑》是一首写得看似冷静无情,而实在又震撼人心的亲情诗,饱含着诗人对父亲的满腔亲情、不尽怀念。“我的女儿双膝着地/头朝向着墓碑……”从形式上来说,这是一种很虔诚的凭吊和缅怀方式。但是因为代沟,因为时空阻隔,不像诗人,不仅与父亲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养育大恩,而且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享祸福多少年,多少有关父亲的记忆铭刻于心,所以,站在父亲坟墓前,诗人悲欣交集,而“我的女儿没有见过我的父亲/她的表情和我的名字一样/不悲伤也不欢喜”。墓碑上的诗人的“名字”确实是不会悲伤也不懂得欢喜,而诗人对父亲是深怀缅怀的。但是无论诗人对父亲怀有多深的情感,他的女儿又如何能感知呢?但通过这首诗,我刷卡们感受到了,想必他的女儿也感受到了。

《在母亲节这天想起父亲》是一首诗人泪流满面写成的诗歌,感人肺腑。“我用您就着酒瓶的口形想你”,不仅写出了自己连口形也跟父亲相似,而且写出了想念父亲,而父亲“这些年您坐在墙上的木框子里/不常在我身边”,异常忙碌里,作者难以有空暇想到父亲,在母亲节到来的这一天,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从想母亲而想到父亲,从想父亲而想到他很不容易的一生,以至有了“所以在送您上山的途中/您的儿女们一致决定/把您送往天堂里去”这样的举动。“这些年/你没有与人交恶吧”“这些年我们活得还像个人/只是/有点儿累”这是两个世界的对话,在感慨生之不易中,把亲情推向了极致,每每读来总让人眼眶潮湿。

《故土》是诗人的近作,从在清明祭奠时大姐扒开乱草见到的泥土,引出了头顶一方苍天,伏在诗人脚下的泥土“二十四年了/为躺在地下的父亲/保持着适当的高度”的感念,于是顺着感情的脉络又有了“这么些年的风引雨带/并没有/流走他乡”的慨叹,所以诗人不禁“我又捧起一把/洒向坟头”诗人边洒边对父亲说到“父亲/这是故土/您就为自己好好活一回吧/我听说人到了土里/都能变回他自己”。这些厚实而盛满沧桑的文字,写出了对故土的深切感怀和对亲情的深深眷念。

再回到本文开头的那首诗上——《再别红河》,那是一首韵味很美,诗思很丰富的乡情诗。诗歌是一定要有韵味和意境的,这一首的韵味意境很独特。酒碗、爱情、寨栏、(母亲民族服装上的)银饰、麦芒,燕子,这些意象构成了红河乡间的大背景、大意境,很美丽,很凄婉。“你的麦芒/我想与你向往/这有多么奢侈/但我已找不到更好的哀伤”,麦芒可以年年甚至天天向着红河,待在家乡,而自己远在异乡,向往家乡向往红河,都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无尽的哀伤,一次次的哀伤,已经使得诗人找不到“更好的哀伤”。

《我的故乡》《我的心事》《在故乡的山坡上》都是写得很感人很有诗歌韵味的乡情诗。

《我的故乡》这一首诗,意象独特丰富,白云、山岗、很古代的獐子、枯败莲房上的孤鸟、笨重的牛车、南高原、马帮、野货、茶谱,这些家乡红河的事物“从我的记忆上压过去/我都热乎乎地疼痛了呀”,写出了一个纯洁美丽温暖的山乡,那宁静和安谧,每一天都压在诗人的心上。

《我的心事》,是一首写得很有 、很率性的诗歌,我似乎看到了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诗人,在拥抱红河的村庄,在拥抱老家的泥土,在拥抱老家红河的雨滴。这一首诗,尽是古典味道、伊甸园一般的意象,大雨后的土味、水淋淋的落花、反刍的牲口、炊烟、麦子、村庄、春天、春雨、野草,构成了一幅很有云南味道、很有红河味道的大意境。诗人虽然早已远离老家、远离乡村几十年了,但是最大的愿望却是“太想闻闻大地在雨后的那股土味了”……“让我再得见牲口们”……很明显,在诗人心里,牲口也是乡亲。“如果这种奢望需要我拿命去换……我都要在来年的春雨中/再活回来/哪怕做一蓬野草”,这几句诗,把诗人内心那一种对老家乡村连月亮那把大剪刀也永远剪不开的眷恋,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这条路剪开了村庄》,是一首构思独特,立意很高的哲理诗,或者也可以说是大文化诗歌、环保诗歌。“路的两岸设有栅栏……拒绝车辆掉下山箐/拒绝人们横穿……路的中央则织起了钢……剪开了村庄/这条路/让我回家时近了/离家快了/从此我那被剪开的村子/阴雨天可以鸡犬相闻/晴朗时可以踮起脚尖/互相望望/而相对行驶的车/也可以不必谦让”,我觉得诗人写这首诗,心里一定很疼很疼,然而又哭不出来,修了一条路,看来是好事,但是村里人之间的和谐、融洽、亲情、乡情、谦让等等美好东西都被不见了,人走近了走快了,但是人心离得越来越远了。这首诗的主旨很高,是思考文明与传统、发展与继承、文明与倒退的问题。诗人心里是在流泪,是为一些乡村里的美好事物、传统美德的消失而心痛。随着发展,随着进步,许多美好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一条狗》,也是一首我再三诵读之后,都觉得很有韵味的一首诗。这首诗,把诗人的一颗悲悯之心、思乡之心写得很独特。这条狗,虽然是“被前头的车碾得没有了样子”,但是诗人还是把自己的车“偏了一下方向”,“没有从它的身上碾过去”。诗人思乡,想家,能够以己之心,去为一条狗设想,“它应该也想来大路上走走/也可能它也有想抵达的目的地/也可能是离开得太久了/它横穿而过/是为了赶回家/与他的老主人相依为命”,爱人,能够想着别人甚至一条狗也有所爱,想家而能够明白别人甚至一条狗也想赶回家,这是多么博大的悲悯情怀。

杨洪昌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悲悯情怀,还在于他对人类经历的大灾大难的深情关切。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时刻,他的泪和全国人民一道流淌,他的心和灾区人民一起跳动,创作了《不要悲伤——祭汶川大地震》、《光芒——献给蒋晓娟》等诗作,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蒋晓娟母性光芒的赞美。

早年,杨洪昌写诗极其注重唯美,过分讲究遣词炼字,不少诗写得很唯美,很有诗思诗情韵味,但是太刻意为之,有的诗写得深奥晦涩,难以读懂。近年来,他的诗学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就诗而言,写什么,怎么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点味道。”从他的创作实践来看,“味道”大抵就是我认为的“诗思、诗情、诗味”吧。他的诗确实是很有味道。他还说:“再好的作品,也没有人生来得精彩。”因此,他主张拆掉“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那道栅栏,让艺术与生活浑然一体。他近来的诗歌题材广泛,创作手法不拘一格,确实做到了“什么都可以入诗”和“通俗易懂”(杨洪昌语),写出了不少优美的,很有诗思诗情,很有韵味的诗歌,如《看河南人耍猴戏》、《在翠湖看海鸥》、《杰克回家》、《你是最红硕的那一朵》、《驶离石虎关》等。但是,他同样写出了一些有人叫好,而我个人认为太直白、韵味不足的诗歌,如《五一节这天洗了个澡》、《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楚雄》、《母亲的手术》等。

唯美与通俗易懂,应该怎样结合,怎样做到既通俗易懂又韵味无穷,值得研究。譬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雨天的笛手》,写得极其讲究音韵平仄节奏,诗思诗情丰富,却也极其通俗易懂。我觉得力求唯美,追求古典诗词韵味,力求富有诗思诗情,与力求通俗易懂,并不矛盾。杨洪昌如果注意再继续研究这些,应该可以写出更多更美更有味道的诗歌,我更期待着他能写出更多反映狱警生活,监狱生活,犯人生活以及民生民情的诗歌。!

共 495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还记得你那时的神情/你摘下轻盈的草帽/俯向含笑的观音/半是俏皮半是虔诚/你一定向她祈愿了什么/祈愿了什么呢……小跑着下山/我们追着鸥翼走向落日/直到夏夜栖落在肩头/远处七八颗渔火涌起”。这样的诗句确实很美,写出了爱情的那种单纯和天真无邪。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一种透骨的感觉。很很容易一起人们的共鸣,因为这样的场景,就是我们浪漫情怀中最渴望的。老师对诗人作品的评述恰如其分。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你踏着一片落叶回去/那声音有时就像是/我不可能的回应/多想做那位扫街的老者/把满地的碎片/都装进筐里”……【:兰陵美酒】【江山部精品推荐】

曲靖治疗白癜风医院
衡水治疗白癜风医院
三个月的婴儿肚子胀气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