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中药释义吃完荔枝核别扔我们错扔了宝贝

中医保健  2019年10月30日  浏览:4 次

  摘要:治疝气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黄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气疼痛。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性温祛寒,通气散结、疏肝理气、散寒止痛。治胃脘痛,腹疼、调节血脂代谢紊乱、降血脂,治疗生产后。由于气滞所导致的妈妈们前期腹痛和产后腹痛等症状。

  性味

  甘、微苦,温。

  ①《纲目》: 甘,温,涩,无毒。

  ②《医林纂要》: 甘涩,温,微咸。

  ③《广西志》: 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

  归经

  归肝、肾经。

  ①《纲目》: 入厥阴。

  ②《本草经疏》: 入肝、肾。

  ③《本草撮要》: 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效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①《纲目》: 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②《本草备要》: 辟寒邪,治胃脘痛。

  主治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相关配伍

  1、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2、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4、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用法用量

  5~10g。

  禁忌

  无寒湿滞气者勿服生。

  附方:

  ①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②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③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④治疝气颓肿: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黄四钱。为末,盐水打面糊丸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诸气痛。(《坦仙皆效方》玉环来复丹)

  ⑤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⑥治肋间神经痛:荔枝核烧炭存性捣碎,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服。

  ⑦治疝气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送服10克,亦治疝气疼痛。

  ⑧治癣:荔枝核研末,调醋搽患处。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

  2、《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化学成分

  种子含皂甙(1.12%),鞣质( .4 %)和a-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a-(methylenecycyclopropyl)glycine]。并分离出微量的挥发油,其中含 -羟基丁酮( -acetoin),2, -丁二醇(2, -butanediol),咕(王巴)烯(copaene),顺-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葎草烯(humulene), -毕澄茄烯( -cadinene),a-姜黄烯(a-curcumene),菖蒲烯(calamenene),喇叭茶醇(ledol),愈创木薁(guaiazulene),黄根醇(xanthorrhizol)和棕榈酸(palmiticacid)等。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宝宝脾虚怎么办
怎样在手机上开微店
宝宝不爱吃饭要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