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有诀窍请你记住六个字
中医保健 2019年11月04日 浏览:3 次
摘要: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 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记牢养生六字诀,其实养生很简单!
中医养生有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
顺 :养生跟着季节走
《黄帝内经》说: 顺天时地利。 这里的 时 ,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
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 :让心安静下来
《黄帝内经》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内守,病安从来。
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 气 的消耗,做到身体 节能 ,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修 :修身行善烦恼少
《易经》里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
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
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 :多做深长呼吸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 调息 ,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 丹田息 ,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
练习 丹田吸 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补 :有补有泻最健康
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滋补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食补。养生也不能一味地补,要补泻结合。
如夏天要利湿,可多吃冬瓜、丝瓜、西瓜、薏仁,火气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绿豆排火毒。秋天燥气盛,便秘、口干的人多,应多吃润燥的梨、萝卜等食物。冬天寒气重,可多吃点姜、肉桂,以驱寒气。
固 :固精、固气、固神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营养粥。
固神,就要调养七情,不 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过恐 。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哭闹怎么办新生儿黄疸分哪些症状
血栓有什么好治疗方法

- 上一篇: 1岁宝宝辅食食谱及做法
- 下一篇 凉拌苤蓝丝怎么做
-
球曼联大杀器齐肩德罗巴穆帅绝境还得靠他
2020-06-24
-
春节护胃饮食坚守八分原则
2019-07-13
-
刮痧常见保健功效1
2019-07-13
-
茵陈的炮制方法
2019-07-11
-
长期拔罐有无副作用
2019-07-07
-
巧鉴人参的品质1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