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我们为什么读小说
偏方秘方 2020年07月23日 浏览:2 次
小说不是人生指南,从不负责为人生难题提供标准答案。现实残酷,小说也不总是温情脉脉。生活需要理智,小说常常和理智捣乱,有时甚至一点也不正确。
小说不是人生指南,从不负责为人生难题提供标准答案。
再也没有比整日读闲书更惬意的假期了。
贾平凹的《山本》、理查德·福特的《千百种罪》和费迪南德·冯·席拉赫的《罪责》,构成我这一季阅读体验的三个维度,再仔细想想,世间的小说阅读无非围绕着这三个基础,万变不离其宗。
《山本》读的是语言,那说书人的行云流水被小说家一气呵成,读着过瘾。贾平凹是我年少时即热爱的作家,至今在我心中仍不输任何当代作家。汉语在他笔下生花,极其平常的场景经他描述,寥寥数笔即鲜活不已,可参加《红楼梦》里那些看似稀松平常却传为经典的段落,想来作者没少从中取经,再融合自己的陕南方言,可谓实现了对母语的忠诚与创新的合二为一。“陆菊人怎么能想到啊,十三年前,就是她带来的那三分胭脂地,竟然使涡镇的世事全变了。”四十几万字的故事就这么不着痕迹地展开,读完整个故事再重读此句,才发现那“竟然”二字里写尽了惊心动魄。结尾处:“陆菊人说:这是有多少炮弹啊,全都要打到涡镇,涡镇成一堆尘土了?陈先生说:一堆尘土也就是秦岭上的一堆尘土么。陆菊人看着陈先生,陈先生的身后,屋院之后,城墙之后,远处的山峰峦叠嶂,一尽着青黛。”眼前立即回到小说最初的秦岭意象,乱世英雄们最终归于尘土,与历史一同灰飞烟灭。评论家们都说贾平凹的创作是作家重归民间的自觉,我想他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这个自觉,读他的文字便知晓了。
《千百种罪》读的是构思,看生活中的普通人如何试图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里解决有关于欲望的棘手问题。第一篇《隐私》就很精彩,一个已婚十年的男人连续几夜在床上偷窥对面公寓里的女人脱衣服,直到一次在楼下偶遇,发现对方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但“她就是那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表示我偷窥了几个晚上、给我带来欢愉、的的确确带来秘密安慰的女子”。《视线之外》里妻子在赴宴的路上向丈夫坦陈和宴会的男主人不久前曾有过一段婚外情,之后故事完全朝着情理的顺向发展,丈夫盛怒之下打了她,随即对她充满歉意,而她说,“我很后悔嫁给你,我会尽快修正这个错误。”她的修正方式就是诱使丈夫下车,然后一脚油门撞向他,“他转过头刚好能看见玛乔丽漂亮的脸蛋在车里亮着,就像他刚才开车时那样,被那橙色的仪表盘灯光照亮。他看见她的指尖在方向盘上方,听见发动机的呼啸声……此刻空气闻起来有点甜。蛙声停止了。此事到此为止。”《护雏》里对前妻的姐姐意图不轨的男人,最终被关在门外,于冰天雪地里过夜。而姐姐菲斯想到“明天”时,想到的是“某些名字和话语会避而不谈,为了大家好。女孩子们会再次学习滑雪并乐在其中。会有玩笑。他们会感觉好起来了,又成为一家人。圣诞节一切都会好的”。将戏剧冲突如何巧妙地放置在有限篇幅的文字创作中,是短篇小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理查德·福特看似轻描淡写的构思,读后便知,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文学智慧。
《罪责》也是短篇集,但读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读的是人和人性。席拉赫律师出身,《罪责》是继《罪行》之后,出版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他的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案卷分析中陈述事实的那一部分,没有常见的包袱线索,却超越了其他常见的文学手段。那个在节日被殴打 的十七岁少女,依然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人事不省,而那帮犯下罪行的混蛋却一个个被无罪释放,因为证据在抢救受害者时基本被医护人员清理殆尽。无罪辩护的青年律师“我”从审判庭出来后,“那个少女的父亲,站在楼梯正中,从他身边经过时,我们中没有人留意他。他看着我们,哭红的双眼,长着张善良的脸。对面,市政厅墙外依然挂着节日的宣传海报,年长的律师正在接受采访,麦克风闪闪发光像太阳底下的鱼——在他们背后,这个父亲在台阶上坐下,头深深地埋在两臂之间。”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作为大学同学的两位辩护律师搭乘返程的火车,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下:我们知道我们丢失了纯洁,实际上,这并不重要。进车厢后,我们继续保持沉默……我们甚至没有看过对方一眼。我们变成了大人。和案卷中陈述事实的不同就在于,作为律师的“我”在故事中并不只是讲述者,“我”就是故事的一部分。第二篇《DNA》中,一对年轻的流浪汉情侣接到邀请,平安夜去一位老先生家做客,后来因主人对女孩做出不雅举动,男孩失手杀死了他。怀揣从死者抽屉里搜出的八千五百德国马克,俩人开始租房、戒酒、努力工作、生养小孩……度过十九年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刑侦技术发展到足以破解当年案发现场烟蒂上的DNA,于是他们收到一封柏林警局的来信,请他们回去配合调查。做完口腔刮片一周后,他俩作为主要嫌疑人被逮捕,立即招供……在等待庭审期间,他俩获得短暂自由,法官强调此举是因为两个嫌疑人已经完美地融入了社会,所以毫不担心他俩逃跑。他俩当然没有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他在朝太阳穴开枪之前,先瞄准了她的心脏。俩人都是一枪取命,次日被一条狗发现。在万湖湖边的沙洞下面,他们相拥而卧。他们不想在家里自尽。两个月前,他们重做了墙纸。”
其实当我们开始阅读一部小说时,并不会去甄别这三个元素孰轻孰重,读下去,就是被语言吸引;读得不愿放下,是被构思迷住了;而最后留在脑海里的总会是小说里的某个人。所有的好小说,这三个元素都必不可少,但只有读者自己知道最爱的是其中哪一个。自打文学诞生,在世间就建立了另一个有序的世界,通过语言,作者将其眼中的世界创造成作品,读者借语言(或翻译语言)阅读作者的作品,进入作者刻画的世界。所以在这个世界里,作者、作品、语言、读者缺一不可。这个世界并不会消失,除非语言不再存在于世间。这个世界的美妙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那么,作为读者,为什么要拥有这样一个抽象的世界呢?或者,更通俗地说,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我们为什么要去阅读别人的生活呢?
小说不是人生指南,从不负责为人生难题提供标准答案。现实残酷,小说也不总是温情脉脉。生活需要理智,小说常常和理智捣乱,有时甚至一点也不正确。小说不一定要教给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是那些我们已经知道或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东西,在小说里“原来还可以呈现出别样的风貌”。小说也不一定投机商出货积极都可以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有些故事和你的一模一样,你读它就是在读自己。即便是自己的故事,纵观这几百年来的好小说,里面的人无非比你勇敢了几分,怀揣一颗“鸡蛋碰石头”的心,试图去碰触现实所不能。读小说,就是在别人的世界里读自己的生活。小说这扇窄门之后,是片广阔天地,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懦弱有人彪悍有人伟大不能复制有人平凡如你我。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阅读,一本一本读过去,终将遇到那本属于自己的书,通过它,建立起自己和世界之间隐秘的精神关系,在这个关系里,你没有任何社会属性,你是读者,你是你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中至少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愿你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它。
(:王怡婷)
空调维修服务鸡西白癜风医院三明男科医院
- 上一篇: 藩国笔尖乡村四题微型小说
- 下一篇 藩国任何一代的皇帝
-
管理2015NBA最佳防守阵容保罗莱昂纳德领
2020-09-18
-
贷款买房慎选银行合理计划优选贷款方式
2020-06-25
-
幸福快乐2018北京市昌平区首届校园旱地冰球比赛依依不舍
2020-06-17
-
针灸减肥还值得一试1
2019-07-15
-
丹道小周天有练习的人进来
2019-07-13
-
牡丹皮栽培管理有技术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