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治疗耳鸣
偏方秘方 2019年10月07日 浏览:5 次
摘要:肾虚,则肝、胆之火易于上升。因而,邪由足少阳胆经逆传于手少阳三焦经,也相传于手阳明大肠经。按此,除取手阳明经与手、足少阳经穴清热,降火,祛邪之外,并应补肾。
是肾虚,或上焦火盛,以及肝、胆之火上升所致。表现为耳中自觉有鸣声,时作时止,久则逐渐影响听觉。
1.病因
肾虚,或上焦火盛,以及肝、胆之火上升所致。
2.症状
耳中自觉有鸣声,时作时止,久则逐渐影响听觉。
.辨证施治
肾虚,则肝、胆之火易于上升。因而,邪由足少阳胆经逆传于手少阳三焦经,也相传于手阳明大肠经。按此,除取手阳明经与手、足少阳经穴清热,降火,祛邪之外,并应。
配穴与手法:合谷穴(泻)、翳风穴(泻)、听会穴(泻)、耳门穴(泻)、风池穴(泻)、胆俞穴(泻)、肾俞穴(补)、足三里穴(补)。按上列次序点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轻度。
快慢标准度:应用慢度。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小度。
方义解释:
上列配穴,以热传手阳明大肠经。故取合谷穴泻之;逆传于手少阳三焦经,故取耳门、听会、翳风等穴。而此三穴,则为治疗的局部穴。得风池、胆俞穴,以驱肝、胆之火。补足三里穴,则可引气血下行,促使余热下降。补肾俞穴,则是引水制火。如心虚者,加补通里穴。胆实者,加泻腕骨穴。此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泻此穴,取实则泻其子之义。
验案例证
李XX,男,27岁。住西安市柏树林街5号。1961年 月17日初诊。
1
主诉:
1955年,害过1次重感冒,引起急性。经X医院检查,为右耳膜穿孔。数年来,无啥感觉,右耳听力不及左耳。最近两周耳鸣,不流水,口中微苦;走路时,耳鸣显著。
检查:淡白。脉象弦缓,左关有力。为胆热所致。
2
处理:
取腕骨(泻)、通里(补)、合谷(泻)、听宫(泻)、风池(补)等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此病,隔日点穴1次,连续点穴治疗 次,基本痊愈。
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上焦湿热,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宝宝脾虚吃什么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消化不好

-
管理2015NBA最佳防守阵容保罗莱昂纳德领
2020-09-18
-
贷款买房慎选银行合理计划优选贷款方式
2020-06-25
-
幸福快乐2018北京市昌平区首届校园旱地冰球比赛依依不舍
2020-06-17
-
针灸减肥还值得一试1
2019-07-15
-
丹道小周天有练习的人进来
2019-07-13
-
牡丹皮栽培管理有技术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