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瑶医清源1p
药膳食疗 2020年02月15日 浏览:3 次
瑶医清源(1)
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他们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如到处高山陡坡,悬崖峭壁,蛇虫咬伤,跌打损伤骨折等外伤病症发病率较高,瑶医总结了一套以草药外敷、内服、外洗的治疗方法,疗效显着确凿,疗程亦短;由于居处为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亦是多发病、地方病,瑶医对这些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也总结了一套以内、服、外洗、药浴、外敷、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挟捏、蛋灸、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但古籍中可查到零星的记载.这些十分粗略的记载。对内涵丰富的瑶族医药虽是挂一漏万,但仍可从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的当推《后汉书 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 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 ,他们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会不会拿来 食 ,拿来 敷 ,拿来 洗 呢?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的经典着作中,对于瑶族医药的零星记载就较多了。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 今唯岭南泽间有之 。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作为瑶家一宝的灵香草,也多处见于宋代典籍中。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道:灵香草 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 。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则记载了灵香草的生长条件、产地,泡制方法及销路。书中云: 瑶洞及静江、融州(今融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沮洳之地,皆可种也 。并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 熏以烟火而阴于之 ,然后运往山外出售。700多年前,瑶族先民就已对灵香草掌握了特殊炮制方法,至今仍然实用,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生的灵香草其气味并不香,在烈日下爆晒干也不会香,只有 熏以烟火而阴干之 才能香气四溢,才能使用。灵香草可作药用,曾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距瑶族种植,利用灵香草至少迟150~200年。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及避孕绝育。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 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通的平民妇女,都能 以寻药挑菜为事 。这充分说明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丁桂牌薏芽健脾凝胶小儿脾胃虚弱饮食方小孩脸黄怎么办治疗痛经小妙招汉森四磨汤小孩吃多少颈椎病头晕吃什么药
- 上一篇: 止咳糖浆过量该怎么办
- 下一篇 p中医是成熟的科学访德国中医药学家波克特
-
花絮波兰球迷助阵中国女排
2020-08-11
-
刮痧治疗肩周炎3
2019-07-16
-
厦门市中医院获得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中
2019-07-15
-
重庆市发布关于加强儿童中医医疗卫生服务能
2019-07-11
-
分析鸽子汤的养生价值
2019-07-11
-
鳄鱼肉是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