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土壤修复产业基金南京签约的
中医丰胸 2021年12月10日 浏览:5 次
首支土壤修复产业基金南京签约
由北京易修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联合筹建的 易修复棕地产业基金 ,近日在2017(第四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高峰论坛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将是我国首支土壤修复产业基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易修复生态平台创始人黄锦楼告诉,设立易修复棕地产业基金旨在顺应当下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快速发展,是创新土壤修复市场商业模式的重要引擎,是加快跨行业资源整合,发挥跨界专业优势的重要合作平台。
黄锦楼表示,基金的期限是 5+2+2 年,总规模预计为100亿元。其中,首期基金发行不低于10亿元,首期基金有望年内落地。同时,黄锦楼透露,基金将围绕 一个核心,两个目标 ,即以土壤污染治理为核心,以生态建设和产业链协同融合为发展目标;涉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农田低质低效土壤改良与生态化治理、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固废处理、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流域综合整治与生态再开发、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重建、城市环境修复与生态建设等。
中节能大地董事长杨鹤峰表示,相比水处理和烟气治理行业,土壤修复行业还很年轻,商业模式相对单一,希望通过产业基金可以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
创建产业基金重在强调对流域治理的系统性认识。黄锦楼认为: 土壤污染防治首要是摸清源头、途径、受体及所在区域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与分布,构建区域土壤污染防治概念模型。同时可以考虑,建立以流域为单元兼顾行政单元的、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保护为目标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方案。可参照 河长制 建立区域 土长制 ,并以此为基础引入第三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与风险防控单位,包括从调查评估,治理修复,验收及跟踪,每年以区域(县、镇级)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为标准进行年度审核。
系统性还意味着土壤污染防治要综合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的力量。长期以来,对于商业价值较低的农田,土壤修复的资金问题一直是政府进行污染治理时面对的巨大难题。系统性解决方法为土壤修复提供了PPP模式的可能性。土壤修复的公益性较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治理项目,可以补足资金缺口,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竞争机制,能吸引更多拥有先进治理修复技术的企业投入其中,提高修复效率。通过PPP模式,可以广泛引进社会力量,从而极大地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此外,产业基金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是各地生态修复项目吸引投资的重要渠道,可起到固化行业资本,吸引外部资本或者跨行业资本的作用。对于树立行业行规,集聚市场信息,推动行业技术和模式创新,发挥各方优势,促进项目落地,做大行业体量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郑州哪白癜风医院好乌鲁木齐治疗早泄哪家好
杭州哪白癜风医院好

- 上一篇: 首支土壤修复产业基金南京签约了
- 下一篇 首旅酒店拟亿收购如家酒店集团了
-
开车族要如何应对便秘问题
2019-07-16
-
痃癖不能食酒方痃癖
2019-07-16
-
清光绪重刊明堂图图
2019-07-15
-
世界中联成立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委会
2019-07-13
-
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待进一步
2019-07-13
-
云南中医药功能性食品孵化平台运营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