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梅雨天到了,要除湿试试艾灸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08日  浏览:5 次

摘要: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梅雨天到了,湿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困倦、四肢沉重、肠胃不佳。中医认为, 湿邪 是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湿邪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无论是哪种湿邪,利用来除湿,效果都会不错。这其中的道理也简单,艾草是一种纯阳植物,用它艾灸时,艾火的温热可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进而排除体内寒湿之气。梅雨天除湿,不妨艾灸这个5个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 寸,为保健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足三里穴;外膝下 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艾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除了艾灸,梅雨天也不妨利用食疗来除湿,这其中最出名的方子莫过于薏米红豆粥。薏米,可以治湿痹,消水肿,红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功效。每次将这两种食材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成的薏米红豆粥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和红豆都很硬,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加点白糖。但千万别因嫌弃粥浓稠而加大米,否则它的除湿功效就要大打折扣了。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宝宝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原因

女性尿液浑浊怎么办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热淋清颗粒厂家

热淋清颗粒的成份

热淋清颗粒的功效

沈阳治疗癫痫病
湖北治疗癫痫医院
湖北治疗性病最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