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夏季来临试试4款偏方缓解脾胃湿热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27日  浏览:6 次

  摘要:热则是一种热象。如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吃多了,人体会滋生内热。体内阳气过盛,阴并制阳,也易产生热象。水湿滞留过久会化热,而阳热的人则因水湿入侵而形成湿热。湿热是指人体内的湿与热同时存在的现象。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湿热体质逐渐成为我国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约占人群总数的9.88%,以南部和东部地区最为多见。湿热体质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需了解什么是湿、什么是热

  湿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湿,分外湿和内湿两种。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因脏腑正常功能失调所致。消化不良,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甘甜、厚味的食物,就会加重脏腑负担,位于中焦脾胃肝胆最易受损,特别是脾最易受湿困,脾不能正常运化进而使机体 水湿内停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居住环境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外湿束缚体表,脾运化功能受阻或脾运不健,水湿滞留,致使湿从内生。因此湿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热则是一种热象。如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吃多了,人体会滋生内热。体内阳气过盛,阴并制阳,也易产生热象。水湿滞留过久会化热,而阳热的人则因水湿入侵而形成湿热。湿热是指人体内的湿与热同时存在的现象。

  夏季湿热食疗方

  广东夏季湿热较明显,若此时人们贪凉饮冷,容易出现脘腹胀满,全身困重,食欲不佳或者不欲饮食等症状,也可以适当食用砂仁,配以荷叶、陈皮、法夏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砂仁性味辛温,对于平素阴虚体质、体质或患者血热、血燥或者患者火热证候病症的人群应忌用或者慎用。

  治疗脾胃湿热的食物

  脾胃湿热者,有、口臭、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保持体内清爽。还可选择清热、除湿等药食,如金银花、菊花、芦根、桑叶、竹叶、荷叶、苦瓜、冬瓜、丝瓜、芥菜、莲藕、鸭肉等。

  另外,中医认为,脾有运化人体水湿的功能,脾胃好了,体内湿热得以运化,身体机能增强,湿热也就不容易入侵,所以,选择一些有健脾燥湿功效的药食辅助效果更佳,如淮山、薏苡仁、、芡实、莲子、党参、白扁豆等。

  下面为您介绍几款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1、素烧苦瓜: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2、赤小豆薏米饮:赤小豆 0克、薏米 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 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 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金针冬瓜汤: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4、五花茶:干木棉花 0克、金银花 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肠湿热。

  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主治同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属脾虚湿热证。

脑出血导致偏瘫的恢复
治疗小孩便秘吃什么药
如何判断宝宝吸收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