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在临床上如何选用

药膳食疗  2019年06月27日  浏览:7 次

  本文导读: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都是温阳利水的方子,而且里面都含有茯苓、白术这两味药,那么他们如何区别呢?本文从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分析了这两个方子的区别。 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都是温阳利水的方子,而且里面都含有茯苓、白术这两味药,那么他们如何区别呢?本文从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分析了这两个方子的区别。

  苓桂术甘汤证的病机是:饮积心下,兼水气上冲。

  病症特点常见有心下悸动,心下痞硬或者心下满胀感,并有阵发性气逆上逆到胸部,而见胸闷气短心悸,或者上逆冲于咽部,而出现咽部发紧发憋呼吸困难,或者上逆冲于头目,而见头晕目眩头昏脑胀,视物不清,耳鸣;或者水饮冲逆于胸胁部,而有胸胁胀痛,胁肋部水流感,并同时多有脉右关弦紧,或者沉弦细。面色黄暗或有黄黑水斑,舌质胖大,苔润,大便多偏溏软。

  苓桂术甘汤用桂枝温肝阳、补心阳,如艳阳高照,阴霾自消,故能平心悸,降气冲,镇肝寒气逆。用甘草,甘能缓上冲之急迫,并补益中气;白术健脾运,茯苓利水去饮,白术茯苓合用,脾运强而水饮去。

  真武汤证的病机是:肾阳虚弱,导致水饮内生,同时并有水饮上逆,或者水饮泛滥为患。

  临床或表现为因心肾阳虚导致的水饮上逆为患,如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或走路不稳、身上肌肉跳动。此证为浮阳不潜,带水饮上逆所致。与苓桂术甘汤证的水饮上冲因于肝气上逆,具有急迫阵发性的特点不同,所以不用桂枝镇肝平冲,不用甘草缓急迫,或者有因心肾阳虚导致水饮内生,出现水肿身体沉重无力,腹痛腹胀,大便溏稀,小便不利无力等水饮不化的病症。

  真武汤证因病机为心肾阳虚而导致水饮内生,所以用炮附子温补心肾的阳气,用白芍收敛肾脏的浮阳,防止过于温燥导致虚阳浮越外散。而且白芍又能养肝肾的真阴,阴阳互济,温补阳气而不至于浮阳不潜。用茯苓配白术健脾利水消肿,因为土强能制水,消除已经产生的水饮湿邪。生姜温暖中焦,兼有温开微汗之力,故有开宣上焦的作用。对于心肾阳虚的人,麻黄开宣肺气,极易造成虚阳浮越,但绝大多数的病人出现水饮泛滥,不仅仅是因为心肾脾阳虚,很多时候是多有隐匿的风邪外袭,肺气失宣的病机在内,但因为素体阳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多没有明显的肺部感染症状,所以真武汤方实际上是三焦并治的方剂,重在温补下焦阳气,如果忽视微开上焦之法,其病多难有显效。

  其实这两个方子还是很好区别的,从病机上来讲,苓桂术甘汤是心化阳的能力差,肝气上逆而导致的水饮,真武汤则是身体根本的肾阳不足,临床上来看,真武汤水肿的厉害一些,苓桂术甘汤是胸胁胀痛多一点。

四磨汤能长期服用吗
脾胃弱消化不良消瘦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怎么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