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成品油价格趋势探讨理性看待油价上涨

中药大全  2020年04月01日  浏览:3 次

成品油价格趋势探讨 理性看待油价上涨

2012年2月8日,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春节后的首次调价,油价重回历史高位,距离8元/升仅一步之遥。如何看待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变化?记者根据资深业内人士的推荐,从权威渠道收集大量数据,力图向读者梳理出中国油价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对国内外油价的比较,国内机构的采访调查,这两组国内外数字的纵横比较,为读者勾勒中国油价走势路线图,并为能源行业成品油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2001至2011年成品油价格走势图   CPI、成品油表观消费与国内油价走势(图一)  指标选择说明:北京93#汽油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相对高位,也是销售最多的成品油品种之一,图中选择的数据为每年12月30日时执行的价格。93#汽油价格单位:元/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卓创资讯提供   炼油毛利润、北海布伦特油价与国内油价走势(图二)  指标选择说明:中石化占据国内炼油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北海布伦特油价是被纳入到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三个国际油价指标之一,两个指标在各自的领域均具备强烈的代表性。93#汽油价格单位:元/升数据来源:中石化年报汤姆森路透集团卓创资讯   成品油价格趋势探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 周修杰   从2012年到2015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会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首先,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中,未来四年,经济复苏的整体趋势不会发生逆转。经济复苏将导致石油需求增加。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跟涨。其次,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原油的需求增长迅速,将进一步推高国际油价。最后,中东局势不稳,伊朗是潜在的导火索。一旦伊朗和西方关系全面恶化,霍尔木兹海峡受阻,中国的原油进口将出现严重问题,油价必将大幅上涨。保守估计,到2015年国内93号汽油价格必会突破10元/升。   影响成品油价格走势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二是欧佩克的产能情况。三是美元汇率走势。四是地缘政治局势,尤其是中东政局变动对原油有直接影响。五是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投机活动。   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完全市场化,而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市场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其中CPI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成品油价格对CPI影响较大,在CPI较高时,为了控制通胀,政府会遏制油价的上涨;在CPI较低时,市场对油价上调的承受能力较强,此时多是政府上调油价的时机。 (郭锦辉)   易贸资讯副总裁 钟健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还在进一步发展。解决这场危机,最便捷的“药”就是宽松量化政策。美国的QE1、QE2相继出台,QE3箭在弦上,欧盟还有5000亿欧元稳定基金计划。如果这些量化宽松政策今年出台,必然成为2012年和2013年油价上涨的最大推手。国际油价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上涨30美元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是和国际油价间接挂钩的。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是必然的。按照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中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要减幅了。实际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就没有完全跟着国际油价进行相应的涨幅,而是开始减幅。   目前来看,有两个主要因素可能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一是QE3暂时没有出台,但是投机基金凭借前两次宽松量化政策储备的资金,就可以把目前的油价提升10美元以上,由此可以诱导国内成品油价格提升两次以上。按照目前的价位,即使每次少调一点,年内仍然可能有五六百元以上的油价涨幅;如果QE3出台以及突发地缘事件,价格可能会更高。(郭锦辉)  中宇资讯成品油分析师 申涛能   考虑到中国对外原油的依存度、国外地缘政治因素、中国与其他国家油价的差距、国内炼油企业的成本等因素,“十二五”末期国内油价有涨至每升10元的可能性。   “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外的原油依存度还在攀升,2013年—2015年将超60%,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将进一步影响到国内油价。另外,近期叙利亚、伊朗政局也陆续被拖入战争边缘,“十二五”末期,国内炼油成本突破150美元/桶也有较大可能性。   推测未来国内成品油的市场批发以及零售价格,必须考虑国内主营炼厂的炼油利润和炼油成本,从成本方面考虑,假设“十二五”末期国际原油均价可以推涨至150美元桶附近,2015年较2011年的国际原油期货(WTI/Brent)均价102.99美元/桶,同比增长了30%左右的炼油成本,而炼油成本的最终转嫁就是要通过提升国内成品油的最终消费价格。   结合2012年年初国内汽柴均价理论化计算,到2015年国内0#国标柴油价格吨价将超过11000元/吨,而93#国标汽油价格则要超过12600元/吨附近,推算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国内汽柴零售超过10元/升其实并不遥远。 (张一鸣)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 刘峰能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末,成品油价格每升涨到10元不是没有可能。   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局部地区经常发生油荒,此时成品油零售环节的价格就会完全脱离市场供需层面,出现批零价格倒挂。从最近几次国家发改委对油价的调整情况看,只要国际油价上涨,都会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对国内供需不平衡状态的调节。   以最近一次的成品油价格调整为例,按照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2月8日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变化刚达到4%的调价红线,国家发改委非常及时地上调了油价,各地的供需紧张局势很快得到缓解。如果未来几年延续本次调价思路,在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的大背景下,国内油价涨到每升10元不是没有可能。   据我们了解,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制定过程中,它将更加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缩短变化的周期,也将对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长期看CPI应与油价有正向相关性,未来几年内如果国内CPI指数继续维持正向运行,那么国内油价存在继续走高的可能性。(张一鸣)   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亟待深化   过去的十年内,中国成品油价格未能完全反映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生产企业积极性受挫。虽然在2009年以后,执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的变动基本趋同,但由于未能完全反映国内供需市场的变化,在一些成品油的消费旺季,油荒依然如影随形。   图一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间,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处在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与成品油的表观消费量增幅保持一致,而CPI与油价的关联度并不大,在一些年份,如2002年、2006年、2009年甚至呈现出相反的态势,这与一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国家表现区别较大。   图二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间,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保持与国际油价同步的变化趋势,但在2009年国际油价向下变动时,国内油价却依然保持着向上的趋势。而中石化的炼油毛利润却与国际油价变化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国际油价越高,国内主要的炼油生产企业中石化的炼油毛利润率越低,这反映出中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特性。   图一和图二矛盾之处说明: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执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既不利于企业发挥生产积极性,也未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石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预计2012年成品油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78吨,同比增长6.4%,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戴家权建议,加快推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行差别化政策。   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油价高企时,一味提高价格并不可取,过度压缩企业利润也不可取,可以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对柴油建立弹性税制,降低税收比重,扩大利润空间,鼓励企业进口和出口;对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特殊行业实行减免税费或者补贴;并抑制非生产、商业活动的柴油消费。对汽油可以适当提高费税水平,引导合理消费、鼓励节能环保,一方面增加税收总额,扩大调节空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与国际油价密切联动的同时,反映国内供需形势。(张一鸣)   国人眼中的中国油价   普通工薪阶层张先生 希望工资能够涨得比油价更快些   “对油价我不算太敏感,以前看新闻时会顺带关心一下,现在即便听到了,也不会特意为了涨价去加油,耽误的时间不划算。”作为普通工薪阶层中的一员,张先生最关心的不是油价怎么涨,而是工资能不能跟着一起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张先生所在的单位就有公车,那时候油价不到两元钱,也就和现在“超市里一个小瓶的矿泉水钱”差不多。   张在中部某省的一个地级市里当公务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1年时,自己花钱加油开车,一般只需要出远门才能办的事情,一年下来花费的油钱仅一个月的工资,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养一辆车仅油钱就已经超过两个月的工资。   “我算是这个城市里面,私家车开得多的,一年下来里程数差不多得到1万公里,按最新的油价,一年下来光油费就要7000多元,而在十年前也就900元左右。”   2001年时张先生还是一个科级干部,一个月工资900元,2011年他升至局级干部,每月工资收入近3000元,而油价已从2元左右涨到8元,他发现,现在开车的油费两个月的工资已经不够。   一个月的工资还是两个月的工资,给张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明显不同,他开始改变之前的出行习惯。   虽然出门还是习惯开车,但在步行10分钟能到的地方,张先生已经不愿意再开车,“油价肯定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加上一旦路上堵起来,走路10分钟能到的地方,开车一个小时都可能到不了,更不愿意开车了”。   2008年时中国的三线城市刮起一阵买车潮,包括张先生在内的许多人跟风买车,而今,尽管油价不断上涨,在三线小城市里,人们依然并未改变买车的计划,只是人们对车的需求,已经不再像最早那批人,离不开放不下,开车的使用频率降低,只有刮风下雨,或者外出远门办事的时候,才会开出去溜达一圈。   “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大家开的比之前节制了许多,但是对汽油的需求量肯定还会继续上涨,油价也还要跟着涨,以后开车的人会慢慢地习惯高油价,对汽车的使用也将更理智。”  点评   普通工薪阶层对油价上调的敏感性正在降低,伴随而来的还有开车习惯的改变,这是国际上每一个汽油使用大国、汽车工业大国经历过的正常发展阶段。   但仅仅通过油价去调整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和使用,显然并不够,还需要一些配套的制度建设,比如更方便的公共交通,来消除油价上涨给出行带来的不便。   国人眼中的中国油价   出租车司机徐先生 调价前加满油只能节省一包烟钱   2月7日下午,寒潮继续席卷北京城,人们躲在房子里面不敢出去,走在路上的人把身体蒙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出租车师傅何先生像往常一样,一边听着广播,一边开着车,在北京北四环的路上跑着。   广播里的一则消息引起何师傅的注意——明天汽柴油价格将上调,93#汽油每升上调0.22元。他看了一眼油箱的刻度表,里面还有一些油,他决定先跑着,在晚上12点前把油箱加满。   几乎每天何师傅都要在路上跑上300公里,遇到晚上下班的高峰,他连一顿正常饭也赶不上,只能在车里随便吃几块面包片。   “涨价前一天去加油,其实节省不了多少(钱),就一包烟钱,但是省一点是一点。”何师傅一边开着车,一边和记者闲聊,他说现在已经不再像2010年那会儿,每次一听到调价的消息,大家都抢着去加油,最近排队的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样的出租车司机,很少看到特意在油价上调前跑去加油的私家车。   2009年中国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在22个工作日内的加权变化率超过4%,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随之上调。   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何师傅4年前才开上出租车,他顶替了前一任辞职不干的老师傅,正好赶上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   “我刚开出租车那会儿,北京油价 (93#汽油每升价格)已经超过6元,出租车已经换了一批车,提了一次价,现在油价从6元涨到快8元了,我们只多了2元的燃油附加税。”   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开出租车对北京 “的哥”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何师傅说,4年前他一天在路上跑上10小时,就能维持一个月的开销,而现在跑上10小时,才刚够交上份子钱,要想一个月赚到3000元,一天至少要跑11小时。   这在许多出租车司机看来,并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高于普通工薪阶层,收入却远比不上。于是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在干了一段时间后,纷纷转行。   何师傅已经萌生出转行的念头,“单靠着一个月3000元的收入,男人根本没有办法养家糊口,你会发现在北京干出租车的年轻男司机并不多,那是因为大家都迫于生活压力,以后油价肯定还会继续涨,开出租车的女司机将越来越多。”   点评   在油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一些出租车司机酝酿转型,说明对油价变化依赖心重的部分行业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   如果不对这些行业做些调整,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临沂男科医院哪家好

治阳痿36小时长效

惠州中医癫痫病医院

小孩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大庆哪家医院白驳风治得好
痛经小腹胀痛怎么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