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还在于煎制
中药大全 2019年08月02日 浏览:5 次
摘要:药物的剂量选择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中病即止”、“已知为度”、“首剂加倍”、“蚕食”、“递增”、“佐药控制”、“调整服药间隔”、“初始量-中量(维持量)-尾量”八大临证用量的基本原则。
自古有言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清代医家王清任亦认为: 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可见方药剂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的临床疗效。尤其当今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深入探讨方药存在的最佳量效关系,无疑将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所追求的 安全稳定、标准统一、疗效确切 三者高度统一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中医学无论在内、外、妇、儿各科,还是在理、法、方、药各层面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方药剂量领域的系统研究仍然未受足够重视,中医临床工作者只能靠在临证中的经验积累来把握剂量,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方药剂量理论,以致使方药的剂量成为中医 千古未解之谜 。
运用辩证思维把握用量策略
中医辨证论治要在理、法、方、药之后,须加一个 量 字,即理、法、方、药、量,也明确提出了解开剂量之秘将推动中医药进入 量化时代 的观点,同时也是全面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肯定了临床实践 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 的临证基本用量策略,同时注重患者因年龄、性别、老幼、体质、家庭背景、地域环境差别而造成的用量的区别对待。
药物的剂量选择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中病即止 、 已知为度 、 首剂加倍 、 蚕食 、 递增 、 佐药控制 、 调整服药间隔 、 初始量-中量(维持量)-尾量 八大临证用量的基本原则。
科学应用煮散提高药材效用
现代医学疾病谱上的一些急、危、重、难病证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药材在市场上竟然难以寻求,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而又尽可能的减少药材用量,已引起医药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煮散始于秦汉时期,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记载,在宋代达到了鼎盛,以当时官方修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圣济总录》为标志。明清以降,因 辨药之难 等原因逐渐被饮片取代,建国初期被岳美中、蒲辅周等老一辈中医名家再次提倡。
中药煮散是指粉粹成一定的粒度与水共煎,去渣取汁制成的中药液体制剂。煮散并不是一种新的剂型,不同于现代剂型中的免煎颗粒与超微粉,而是与饮片、服散一样乃中医药传统剂型之一。煮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饮片使用量和煎煮时的能源消耗。
高血糖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越盛则阴愈虚。高血糖进一步发展易引起下肢动脉硬化,此时尚是糖尿病足早期,在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同时,配合足浴外用有一定的效果。本方桂枝、丹参活血通经,忍冬藤清热解毒,黄芪利尿托毒,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丹参、乳香、没药等均具有改善周围血液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忍冬藤具有抗菌消炎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热淋清颗粒什么时候吃好
灯盏花药业选哪家
儿童湿疹易得哮喘
手腕骨关节炎怎么治
悦而维生素D滴剂好吗
云南哪家治疗妇科的专科医院好广东哪家妇科医院好
新疆治疗性病最好的专科医院

- 上一篇: 中医教你如何腹部按摩最有效
- 下一篇 白皮鸡蛋和红皮鸡蛋哪个好?
-
生瓜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冰冷的身体让小小穴位来帮忙
2019-07-13
-
三大果蔬有助于痘痘的治疗
2019-07-07
-
中医教您冬天自制药酒
2019-07-07
-
晚餐吃不好会让你得上慢性病
2019-07-01
-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和健康政策高级研修班开班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