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央行大尺度松绑QFII审批择机取消审批

中医诊断  2020年08月11日  浏览:3 次

央行大尺度松绑QFII审批 择机取消审批

央行大尺度松绑QFII审批 推进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  《第一财经》从监管层获悉,目前证监会正在加快QFII、RQFII的审批,抓紧解决税收障碍,推动长期资金顺利入市  股市持续低迷,长期资金入市一直被寄予厚望。不过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引进十多年来,总量一直较小,难以对资本市场产生大的影响。  《第一财经》从监管层获悉,目前证监会正在加快QFII、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审批,抓紧解决税收障碍,推动长期资金顺利入市。  本周,央行又传出更大尺度的“松绑”信号。央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中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增速缓慢  去年7月,央行、证监会及外管局决定将QFII投资额度增加到1500亿美元,并宣布在新加坡、伦敦等地进一步拓展RQFII试点。  与此前的800亿美元额度相比,QFII引入步伐加快,1500亿美元额度,以人民币计算可达万亿。  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已经获批的QFII有249只,累计获批额度557.18亿美元。从开户数据看,截至2014年5月30日,QFII在沪深A股开设694个账户,比2013年末增加82个账户。  截至5月末,获批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共120只,累计总额度为767.93亿美元。  去年底,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公开表示QFII、RQFII在股票流通市值中的占比还太少。“我们十年以前引进了QFII制度,后来又引进了RQFII的制度,但是QFII、RQFII在我们股票的流通市值占比低于2%,总量还很小。”肖钢曾表示,今后还要进一步地扩大开放。  除了境外资金引入,境内资金“走出去”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另一半。在肖钢看来,虽然境外上市、海外并购以及QDII制度等方面都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机构的国际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比如,证券机构走出去并购的还不多;在境外设立机构,也主要是在香港境内,真正到外国的并不多;近年来QDII的规模也一直比较小,而且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QDII投资的效益也不好。总体而言,中国的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国际竞争能力还比较弱。  择机取消审批  与之前反复提及的提高QFII、QDII额度不同,央行近日明确提出条件成熟时,要“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央行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完成的内容,对QFII、QDII等大幅松绑,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一致。  去年5月央行发布《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扩大试点机构范围,放宽投资比例限制,并修订实施细则,调整资金账户管理规定。RQFII试点地区从中国香港扩展到中国台湾、英国和新加坡。RQFII 试点拓宽了境外人民币投资者资金运用渠道。  此外,为拓宽QFII的投资渠道,规范其投资行为,央行还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获得证监会核发资格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核批投资额度的QFII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在刚刚发布的央行2013年年报中,央行表示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另外,在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方面,央行也明确表态,将研究建立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逐步放宽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第一财经)  当QDII和QFII审批取消后 跨境投资监管方式猜想  央行日前首次在年报中提出条件成熟时取消QDII、QFII资格和额度审批,引发市场热切关注。市场人士预计,不需要进行资格和额度申请的“沪港通模式”很可能会成为跨境投资监管的主要方式,而且“沪港通”一旦成功运行,估计会很快复制到其他市场。  11日,央行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中称,未来一段时间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此外,央行还表示将研究建立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  “央行对于发展QDII和QFII制度的新思路显示了内地监管层的开放态度,这将使得境外机构有机会更多地参与A股市场,同时也将有助于境内机构更加市场化地运营。” 我国香港券商国京证券总裁李泉表示。  当前已有很多国际投资者通过QFII和RQFII渠道投资了A股市场。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已有249家QFII机构累计获批了557.18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同时有66家机构合计获批了2382亿元人民币的RQFII投资额度。但是,仍有大量的A股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部分已批出的额度又存在着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QDII也存在类似的困惑。  最近公布的沪港通方案,为跨境投资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内地和香港监管层在沪港通方案上大胆创新,对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港通渠道自由选择试点股票直接进行投资,不需要进行额度申请;此外,海外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A股,不再需要进行资格审批。  有外资行分析人士指出,内地央行表示条件成熟时取消QDII、QFII资格和额度审批,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跨境投资的监管和限制,而是监管趋于更加灵活及市场化。预计不需要进行资格和额度申请的“沪港通模式”未来会成为跨境投资监管的主要方式。(上海证券报)  QFII将迎扩容潮 蓝筹股成扫货首要目标(附股)  作为A股市场特殊的机构投资者,QFII的一举一动常常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日前,央行表示酝酿取消QFII资格和额度审批,这被视为拓宽外资进入A股市场渠道的重要表态。从持股情况来看,QFII喜好蓝筹股,且为中长期持有,一季度末被QFII重仓的个股中,创业板只占一成,而蓝筹股则占重要比例。  持仓市值不足A股1%  日前央行官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年度报告2013》。年报表示,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其中,扩大QFII资格格外受到关注。资料显示,截至5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QFII额度557.18亿美元,5月份共给8家QFII新批准13亿美元投资额度,单月批准额度数创下4个月以来新高,显示外资入市仍有较高热情。  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QFII共有262家,其中挪威中央银行、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额度最高,为15亿美元。  业内分析人士向坦言,尽管引入QFII制度已有10余年,但由于QFII家数和额度都不多,整体而言对A股市场的影响算不上大。这点可以从持仓市值上略知一二。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年末,QFII合计持有A股的市值为841.97亿元,而同期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为239077亿元,而公募基金产品的持仓市值为13546亿元,险资持仓市值为4718亿元。  相较之下,QFII的持有市值仅占A股市场的0.35%,同时也仅相当于公募基金持仓市值的6%,险资的18%。因此增加投资额度甚至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意味着A股市场将更加开放的迎接外资,外资对A股市场的影响无疑也将增强。  毫无疑问,外资投资放宽,将有助于缓解资金面。不过有业内人士则显示不是特别积极:“外资进来的渠道拓宽是好,不过真的实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还有投资者调侃称,利好永远在开会研究中。  长期重仓蓝筹股  不可否认的是,QFII在A股市场上较为活跃。有统计数据就显示,QFII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共调研了87家深市公司,QFII调研行业热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电子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和计算机行业,此外,QFII席位近期也频频出现在大宗交易的买方营业部。整体来看,QFII的持仓风格与公私募基金等机构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无论是从持股市值还是从占流通股的比例来看,蓝筹都是QFII的最爱,且QFII喜好长期持有。  数据显示, 今年一季度末,QFII共持有217只个股。有114只分布在沪市主板市场,占比超过一半,创业板股仅有23只,占比约一成。而在QFII家数在3只以上的个股中,一只创业板股均没有。由此可见,QFII偏好与国内机构投资者有明显区别。  从个股的角度看,被持有QFII家数最多的是上海机场,有8家QFII持有。其中出现在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6只QFII均不是今年一季度新进,且其中3家持有在一年以上。  海螺水泥、格力电器、鞍钢股份则均被6家QFII持有,水井坊、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国贸、中国国旅等也被多家机构持有。  从增减仓的角度看,今年一季度,海螺水泥、格力电器、上海机场、伊利股份被QFII明显增持。从海螺水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可以看到,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的3家QFII于一季度大举增仓,德意志银行的持股数量由去年年末的3179.42 万股增加至今年一季度末的5457.79万股,增幅达7成。美林国际、高盛也分别增持523万股和334万股。瑞士信贷 (香港)有限公司等2家机构则在一季度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减仓方面,中国铁建、上汽集团、中国交建、鞍钢股份、宁沪高速、宝钢股份、中国中铁等多股则被QFII大幅减持。中国铁建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QFII有3家,而在去年年末则有6家。  从这个角度看,QFII扩容若完全放开,或许对于改善A股市场结构及投资观念将有较大影响。(金融投资报)

襄樊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杭州白斑疯医院
洛阳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